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特稿 > 正文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
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2016-01-19 11:06 作者:许坤

  每逢岁末年初,本报编辑部都会推出一年一度的“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一年之后,当我们回顾当初这些猜想的时候,有不少猜想得到了应验,当然,也有个别的猜想因为行业形势突变而沦为空想。但至少,这代表了在当时行业形势下的一种期待与预判。2016年新年伊始,本报编辑部再次大胆预测,推出2016年中国酒业十大猜想。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对于中国酒业而言,2016年战略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经过2015年的调整创新,中国酒业扭转颓势实现了弱复苏,2016中国酒业能否实现突破发展,这需要酒业上下的共同努力。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一

      业内资本强势并购

 

​  早有人士预言,2016年将掀起酒业并购的高潮,届时,中国酒业的状况会发生诸多变化,甚至出现当年华泽集团大举收购酒厂的现象。也有人认为,随着中国白酒行业不断发展,收购酒厂的背景早已发生改变,这将成为个别想象,但未来白酒企业的资本之路必然会展开,资本会更多流向优势的一方。

 

  从能查询到的迹象看,洋河股份早就制定了调整阶段的“双核驱动”战略,提出以资本为手段的产业重组和资源整合,在市场变化大背景下积极寻找整合并购发展之机。2015年,洋河在并购方面并没有出手,或许要等到2016年实施。

 

  尽管业内资本并购是白酒行业一条重要主线,但并购的目的毕竟是为了寻求企业间的协同性,达到1+1>2的结果,这也启示业内企业不能贪多求大,甚至以己之弱,攻人之强。

 

  目前,白酒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强,非龙头企业继续负增长,部分未能复苏的企业将面临破产和资产重组,行业资源向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过往,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在兼并重组上都是业外资本做主力,未来强势的业内品牌和资本将会显现,并且会越来越凶猛。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二

  酒企“混改”或不期而至

 

  走至令人向往的2016年,酒企的“混改”还将继续进行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五粮液“混改”。五粮液在2015年五粮液第十九届“12·18”厂商共赢大会投资者沟通交流会上透露,国企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称,“混改不能操之过急,五粮液是国有企业,混改要进行层层审计,在混改问题上,方针问题已经指明,要拿出指导意见还要一段时间”。

 

  2015年,李保芳进入茅台集团任总经理,重大人事变迁的背后凸显出茅台混改或加速。据称,李保芳进入茅台后的首要问题即是茅台系列酒的困局——这或将主宰茅台混改的最终走向。

 

  另一家可以预测进行“混改”的公司是山西汾酒,自2014年以来,汾酒的混改步伐就不曾停歇,先后多次出手,至今五大营销区域中,已有三大区域设计混改层面。而未来汾酒混改仍将是从销售公司入手,在集团本部个性化业务板块和国际贸易板块探索。不过,是否能在2016年开展尚存疑。

 

  在黄酒行业内,已经发布定向增发、第一期员工持股和并购扩张等公告的会稽山将是2016年令人期待的黄酒混改标的。而古越龙山、金枫酒业均有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预期。

 

  以保健酒为主业的海南椰岛“混改”或将陷入胶着。在国有资本退出后,原有的海南建桐迟迟没有过户,而反观第二大股东东方财智随着增持公司股份成功上位,本来寄希望混改焕发活力的海南椰岛又遇多重变数。

 

  当然,2016年,围绕“混改”的酒企还有很多,比如说金种子酒、顺鑫农业、伊力特、稻花香、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或有不期而至的改革。“混改”只是第一步,未来,围绕薪酬改革、营销改革和管理改革等多元化改革,才能深刻改变行业走向。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三

  酒业发展进入新的良性循环

 

  经过三年的行业调整,酒类消费泡沫已被挤压殆尽,理性、自主的酒类核心消费群体和消费行为逐渐浮现,在此基础上,广大酒企厂商将更加关注消费者,将消费者需求作为市场决策的核心依据,这种思维观念的升级,将给酒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而酒类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包括与移动互联平台的融合,导入更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模式等,大量创新元素为酒类市场所吸收运用,使酒业的运营效率更好,消耗成本更少,而对市场趋势的感知更加敏锐,反应更加迅速,针对经销商、消费者的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沿着市场现代化的升级方向,酒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才能越来越高。

 

  但是在乐观预期的同时,我们对行业今后的发展节奏应该有理性认识和合理部署。即便是酒业进入新的良性发展周期,但也很难重现“黄金发展期”的那种巨大增幅,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自身规律的影响下,酒业发展节奏将更具持续性和稳定性,这也是酒业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四

  “互联网+”成酒业创新主题

 

  互联网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这种趋势,酒业只有摆正心态,才能找到“互联网+”的正确打开方式。尽管互联网在酒业不断升温,但其产生的实际销量还很有限,这就造成一部分厂商对互联网抱有质疑、轻视的心态,认为互联网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还给传统渠道造成了冲击,其对于“互联网+”同样缺乏信心和主动。

 

  与此相对,另一种极端心态是将互联网过度“神化”,认为互联网无所不能,而全盘否定传统业态和模式。

 

  另外,还有厂商将互联网的创新应用过于模式化、表面化,将互联网等同于网络平台和渠道,似乎在网上开个店,与电商达成一些合作,就是“互联网+”了,实则其心态、思维仍然停留在原地。

 

  相对而言,以“互联网+”作为酒业创新的主题,这是一种比较有利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我们既肯定互联网之于酒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酒业创新的探索实践,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升酒业,为酒业发展开启新的动力。因此,我们预测并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互联网+”在酒业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酒业创新的核心主题。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五

  渠道话语权或将转移给经销商

 

  2015年,流通领域众多经销商通过并购组建了不少新的超级大商,其无论在规模效应还是平台建设,亦或是终端服务方面,与之上游厂家相比,毫不逊色。

 

  可以猜想的是,在上游厂家掌控渠道话语权多年之后,渠道层面天平的砝码开始向经销商一面倾斜,与此对应的,则是厂商关系的重新梳理和厂商地位的重新定位。

 

  1919酒类直供战略合并购酒网;安徽百川整合了安徽当地不少渠道商,旨在搭建一艘号称“百川系”的酒类航母;北京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的老牌酒厂北京华都酿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70%左右的股份,意图再造一个“新华都”;再往前的2015年8月,知名酒类流通巨擘怡亚通收购专业酒类运营商上海龙川酒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上海怡亚通龙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

 

  我们猜想,在2016年,这种渠道层面的合作会更加频繁,规模和所产生的渠道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无疑这种渠道自发性的改革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作战能力,而其也会倒逼上游厂家在厂商关系定位上的重新考量和选择。话语权之争无疑会陆续上演。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六

  酒业新三板有望高速增长

 

  2015年应该算是新三板的强势崛起之年。

 

  这一年,无论是上市的企业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交易的规模还是参与的热度都史无前例地到了一个新节点。2013年,新三板还只有356家挂牌企业、全年成交额仅8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是5129家。

 

  当下,登陆新三板的酒类企业不在少数,可以猜想的是,在2016年或者今后一段时间,会有陆续更多公司进入这一入门级别的资本市场,但上市是一回事,而保持上市公司的活跃度并持续性收到市场和投资者关注却是另外一回事。

 

  有观点认为,随着新三板2.0时代的开启,新三板资本市场工具的属性开始显现。

 

  新三板风头正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这同样的工具之下,你是匠心独具还是得过且过?做出的是门庭若市的工艺品还是门可罗雀的地摊货?那些已经入驻或者正在前往新三板路上的企业们,考验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组织架构和对资本市场的悟性、对政策把握的洞察力的时候到了。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七

  中国白酒走在国际化的征程中

 

  2015年是白酒国际化探索较为活跃的一年。

 

  以茅台、五粮液、汾酒和古井贡酒等为代表名酒企业继续探路国际化。同时,不少区域白酒企业借助中央部署“一带一路”战略、1915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奖100周年、国际化商贸活动、米兰世博会、2015(贵阳)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等,助力中国白酒国际化。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白酒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营销变革和产品变革,已经逐见成效。

 

  接下来,我们需要寻求一些创新的载体和途径以提高效率,而提速国际化,或许正是行业下一个机会点。白酒企业在国内发展不错的同时,制定国际化战略,既符合当前的国家交流战略,又能传播白酒形象,实现新市场开拓,一举多赢。

 

  未来,白酒国际化仍有机会。然而,其前路始终任重道远,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才能为国外消费和和中国白酒搭建充分沟通的平台。例如,需要解决标准属术语的对接,酿酒标准、检测标准的国际化,加快中国文化的普及。

 

  总之,白酒国际化不应该是一个孤立行为,而是持续性、常态性的发展趋势,重在转变思想、搭建平台和制定规则,必须将国际化与酒业变革、创新结合到一起,实现中国白酒全方位的国际化提升。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八

  中外葡萄酒市场竞争升级

 

  2015年,随着中国和智利签订的《中智自贸协定》生效,原来进口关税为14%的智利葡萄酒在中国下降为零,智利葡萄酒一路长驱直入,在市场表现相当突出。

 

  2015年前九个月中,中国进口智利葡萄酒总量同比增加了34%,总价值增了32%,携带“关税下调”之风,智利葡萄酒近几年已经成为我国进口葡萄酒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5年12月20日,随着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自2016年1月1日开始,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将实施第二次降税,5年后对全部中国原产货物实现零关税。

 

  目前,澳大利亚葡萄酒在华进口酒份额中占到14%,仅次于占比第一的法国酒。

 

  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猛增导致了其与国产葡萄酒的竞争升级。

 

  从2015年来看,国产葡萄酒行业出现复苏,尤其龙头企业张裕、长城,通过产品结构下探、渠道优化等,实现了较好的复苏,威龙葡萄酒、伊珠酒业等登陆资本市场。但也有不少企业未能扭转调整期带来的下滑压力,出现业绩腰斩,甚至更糟糕的情况。

 

  在行业层面看,国产葡萄酒一方面走产区推广概念,2015年,烟台葡萄酒产区、秦皇岛葡萄酒产区、北京房山产区、甘肃武威产区、新疆焉耆产区、云南产区、宁夏产区,均通过相关产区活动,推广产区品牌,提升产品形象,吸引资本关注。另一方面,走“小而美”的特色路线,已经成为中小葡萄酒企业的发展路径,通过酿酒葡萄品种的特色化、酒庄旅游差异化、拥抱互联网等,引发行业人士关注。

 

  但对于国产葡萄酒而言,这些举措尚不足应对进口酒的挑战。国门持续开放、贸易自由度提升,进口酒挟带而来的,不仅仅是小小的“关税下调”优势,更多是从种植到酿造的产业链统一优势,对中国消费市场精准把握,以及长期持之以恒的进口酒教育。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九

  啤酒市场竞争或将趋缓

 

  当下的国内啤酒市场已经进入了整合转型的临界点,行业整合空间小,量增见顶,零和博弈加剧,与此同时,更多的啤酒企业开始步入了增长陷阱之中,当规模扩展的步伐趋缓而随之带来的边际效应递减之后,企业开始进入了增长乏力的怪圈之中。

 

  显然,国内啤酒行业未来销量难有较大增幅,盈利改善将主要依赖于产品结构升级和费用率降低,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前提是国内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随着百威英博收购南非米勒,全球啤酒市场的集中度都将进一步加大,而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以及成本开支的减少将进一步提高国际啤酒行业的净利率。此次并购或将刺激中国啤酒市场的整合,进一步提高国内啤酒企业的经营效率。

 

  显然,伴随着这场实际大并购之后,国内啤酒行业的整合前景也逐渐明朗。

 

  查看更多

 

  2016中国酒业十大猜想之十

  保健酒将“领涨”酒业市场

 

  进入2016年,酒类市场呈现复苏增长的整体态势,而之所以说保健酒将在其中扮演“领涨”角色,这是基于保健酒更符合酒类产品未来创新的几个主要调性。

 

  首先,由保健酒的自然属性所决定,其更加适应健康、文明的消费需求,而这种消费需求在今后无疑会持续放大,这使保健酒市场具有加速增长的较大可能。

 

  当然,在理性饮酒、健康需求的市场趋势下,包括葡萄酒、低度白酒等产品都有机会脱颖而出,与这些酒种相比,保健酒的大众化定位则更具市场优势。在这一轮酒业调整中,酒类消费主体已经由高档消费转移到大众消费,由事务性消费转向日常自主消费,这也正是保健酒的主打定位之一,以劲酒为例,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劲酒成为最具消费者认同度的“民酒”品牌之一,而且消费方式主要集中在大众日常饮用。由此推断,保健酒接下来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消费比重。

 

  此外,酒类产品的个性化、饮料化趋势,也是保健酒市场增长的利好条件。

 

  此前,小酒、预调酒、定制酒等产品形式风靡一时,都证明了这种趋势的到来,而从2015年来看,上述几种产品形式的表现都有所降温,那么有没有新的产品能成为下一个焦点?保健酒是具有较好机会的。

 

  但从保健酒产品目前的整体表现来看,要成为消费者的个性之选,还需要略作调整,比如借鉴红牛、脉动等产品,塑造健康、时尚、运动的产品形象,或有助于保健酒的个性升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国际市场上,保健酒、养生酒等产品的消费量,大约能占到酒类消费总量的12%,而在国内市场,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8778.05亿元,若按12%的比例计算,保健酒销量应超过千亿规模,但2014年保健酒市场的实际销量只有270亿元作用。

 

  随着国内酒类市场不断与国际接轨,人们的酒类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更加趋于国际化,同样有利于保健酒市场的增长。

 

  查看更多

编辑:许坤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