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领秀 > 正文
王秋芳:酿酒女杰的三次创业
来源:《华夏酒报》  2017-07-18 20:58 作者:吴佩海


 

二锅头技艺7~10代传承人合影
一排左起:第八代传承人任可达、第七代传承人王秋芳、第八代传承人高景炎;
第二排左起:第十代传承人王小伟、第九代传承人李东升、第九代传承人艾金忠、第九代传承人张坤、第十代传承人杜艳红。

 

现年91岁的王秋芳老人似乎与“三”有缘:她育有三个子女;她在白酒、葡萄酒、果露酒这三大酒种中都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她曾说自己的一生有过三次创业,第一次是参与创建北京红星酒厂,第二次是参与创建北京东郊葡萄酒厂,第三次是参与创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现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

遗憾的是王老现在出行需要坐轮椅了,但她依然关心酒业的发展。不久前,王老作为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在红星公司举办的“传承人四代同堂聚会”上动情地讲道:“二锅头曾是‘帝都之酒,无冕之王’,我们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为百姓造福!”

高兴的是行业也没有忘记王老。几年前,中国酒业协会授予王老“酿酒行业特殊贡献奖”;今年4月,北京酿酒协会授予王老“北京酒业领军人物奖”,业内人士交口称赞“王老获奖当之无愧!”

作为她的部下,笔者有幸多次聆听王老讲述她与酒的不解之缘。

难忘征程第一餐,白手起家酿美酒

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决定筹建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红星酒厂前身),目的是:发扬光大北京传统酿酒技艺,改变酒类生产落后状况,节约酿酒用粮,尝试机械化生产。选址的要求是不能建在城区以减少污染,也不能离城区太远以方便工作。

1949年5月6日,王秋芳和5位男同事骑上自行车,驮上半袋子面和贴饼子,从位于北兵马司的专卖公司出发向东疾驶,出了朝阳门顺着坑坑洼洼的石子路,来到现今的八王坟南侧,只见荒草丛生,坟茔座座。但这里背靠通惠河,又有几间破房和畜圈可以利用,大伙儿一合计——就在这儿建厂。

到了晌午,几个人从破屋里找来一口铁锅,用碗从河里舀来水放进锅里,点上火,把面倒进去搅搅再撒把盐就做成了一锅疙瘩汤,就着硬邦邦的贴饼子一吃,嘿!还挺香。

王秋芳对这顿“野外餐”刻骨铭心,她多次说:“这酿酒征程第一餐,成为几十年来我们艰苦创业的动力!”

实验厂成立不久接到重要通知,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生产出献礼酒。但当时的厂区,荒草遍地,几间平房是仅有的建筑物。一切从零开始,员工把门板当床、把马棚做宿舍,支起柴锅算是食堂。

王秋芳和员工们白天黑夜拼命干,挖酒池、装烧锅、育酒曲,终于在1949年9月下旬生产出第一批红星二锅头,作为迎接新中国诞生的献礼酒。由于当时没有白酒专用的瓶子,便用啤酒瓶来灌装。

由于任务完成出色,1949年10月1日,王秋芳等三十多名实验厂员工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开国大典,成为新中国诞生的见证者。王老自豪地说:“我们当时站的位置,就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

巾帼不让须眉,日积月累见真功

建厂之初,没有住房、没有电灯。一天三顿窝窝头,个把星期改善一次伙食。工作没有上下班之说,白天晚上连轴转,直到不能动弹为止。一个月休息一天,走到城里推个头、洗个澡。每月工资是60公斤小米。

作为北京白酒业第一位女职工,王秋芳巾帼不让须眉,和男同事一样起早贪黑、摸爬滚打,终于在1949年生产出20.5吨“红星二锅头”,为北京二锅头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为实现二锅头生产的科学化,试验厂成立了研究室,由王秋芳负责招聘人员、购置化验设备。工作的内容就是采集二锅头生产的各项基础数据,把酿酒技艺从以技师经验为主转变为科学控制为主,以保证二锅头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每一组数据的完成都要反复取样、化验、对比、分析,王秋芳最终总结出一个规律性的工艺流程方案,起草了《传承北京二锅头的分析方法及产品质量标准草案》,开启了以科学化生产代替经验型生产的航程,是科学总结二锅头生产工艺第一人。

王秋芳还参与了刮板出池机、扬渣机、机械活动甑盖和冷却机械化的研制工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始尝试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迈进、从原始作坊向现代工厂迈进。二锅头的生产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王秋芳参加了全部参评酒样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评,撰写了《中国名酒分析报告(八大名酒)》,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国家级女评酒委员。她后来担任葡萄酒、果露酒评委专家组组长,负责培训和选拔国家级评酒委员,现在已是桃李满天下。

王秋芳经过潜心钻研,还练就了评酒的绝活儿。几瓶同样颜色、酒精度、糖度的葡萄酒摆在桌上,王秋芳一闻一抿就可以说出它们的名字、产地,指出在酒香果香方面的细微差别,让人赞叹不已。功夫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王秋芳只有高中毕业,建厂时对酒一知半解,但当她把酿酒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时候,就废寝忘食地学习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物理学。四十岁以后又开始攻读英语、日语,达到能翻译资料的水平,是自学成才。

王秋芳尤其注重从实践中学习。白兰地刚投产的时候酒质不稳定,她亲手搞实验做分析,一干就是两年;做葡萄酒旋转发酵实验时,她忍着身体的不适,顶风冒雨爬上爬下;白酒机械化生产的设计有她参加,液态法白酒的研制有她在场;二锅头曲型、菌种的改变由她指导;葡萄酒热浸提新工艺项目由她主持。

1956年,王秋芳被轻工业部破格任命为工程师,后来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业内公认:王秋芳是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涉足新领域,肩负新责任

1956年,作为国家一五计划156 个重点项目之一的葡萄酒厂,在八王坟路口西北角(现金地国际花园)兴建。王秋芳参加了筹建小组并成为该厂厂长,转向研究和生产葡萄酒,开始涉足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也成就了她人生第二次创业。

她没有原封照搬传统的葡萄酒酿造方法,而是带领员工查找资料、做冷处理实验、改进工艺、稳定酒质,有人指责他们“瞎胡闹”,王秋芳则告诉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秋芳改进的中国红葡萄酒一鸣惊人,在1959年成为迎接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酒并被选作国宴用酒,以后又连续四次荣获国家金奖,成为我国甜型葡萄酒的带头产品。她研制的特制白兰地荣膺“中国名酒”称号,开发的灵芝补酒深受欢迎。

正当王秋芳意气风发想再有作为的时候,“文革”的狂风暴雨却从天而降。王秋芳作为一厂之长自然成了走资派。她靠边站后,先是扫马路,后是下车间,挨批挨斗,检讨反省。功臣被当做了罪人。王秋芳回顾这段历史时苦笑着说:“我虽然特别痛苦也特别迷茫,可是没有破罐破摔。酿造美酒的理想又一次支撑了我。在6年零4个月的下放劳动中,我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一点一滴地把工艺操作摸了个透。我还为车间工人搞出了《高档酒配方算法》和《普通酒勾调计算公式》,这也算是‘戴罪立功’吧!”

坏事变好事,王秋芳在磨难中增长了才干。由她主编的50万字的《葡萄酒生产与工艺》成为行业统编教材。读过此书的人都说,这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会造酒的人照着书也能造酒了。

1992年,王秋芳已66岁,她和高景炎及笔者三人被借调到轻工业部,参与创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后称中国酒业协会),开启了她的第三次创业。王老不顾年事已高,起早贪黑、东奔西走,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在组建葡萄酒分会和果露酒专业委员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成立后,高景炎任秘书长,王老担任了副秘书长兼葡萄酒分会名誉会长和果露酒专业委员会主任,开始了一个新担当。

胸怀开阔,一心只想酿好酒

王秋芳曾在一次会议上满怀深情地说:“风风雨雨几十年,我始终没有离开过酒行业。酿出让老百姓喜欢喝又买得起的好酒是我一生的追求和理想,甚至连做梦都跟酒有关系。中国酒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可近年来也受到洋酒的挑战。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中华美酒能够和世界接轨并健康发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问题。我依然要奋斗,但酒业辉煌待后生!”

我曾问她,从一个普通的化验员成长为全国闻名的酿酒专家,从个人素质看靠的是什么?“胸怀开阔,承受一切!”她说:“一个人特别是女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有许多难事、烦事、伤心事,但选择的理想不能轻易放弃,认定的目标一定要坚持到底。碰到困难时要顶住,遭到挫折时要挺住,受到误解时要承受得住。‘两耳不闻闲杂事,一心只想酿好酒’就是我的座右铭。”

王老的话令人感动,也给人以启迪。成功属于“心怀梦想、勇敢前行”的人,衷心祝福王老健康长寿!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