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领秀 > 正文
两会视角|张裕周洪江:要对中国葡萄酒行业有信心
来源:张裕葡萄酒  2017-03-09 15:37 作者:

由人民网举办的《“两会有我,砥砺奋进”》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就“创新“这一两会热词提出了大量关于食品企业应该如何改革创新的问题。且看受邀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是如何解答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聚焦的话题是,如何用创新改革的方式推动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周总您应该听了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很多的实体经济的观点,听完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周洪江:对于创新,我们是深有体会的,张裕公司做了125年,要总结的话,一个是传承,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创新才能使企业走到今天。

总理报告当中,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去年报告和今年报告中都反复讲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我想我们最大的创新点是在供给端,就是我们产品的创新。

另外是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在互联网销售形式非常流行的时候怎么借助互联网在个性化的定制上,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提升核心竞争力,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主持人:那么在现在这种经济放缓的趋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然后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没有新的思考?

周洪江:我们都是做消费品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总理也讲到,关于扩大内需的问题。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国内市场需求在不断升级,特别是我们这个葡萄酒的行业在整体上是在上升的,可能是在全球葡萄酒市场当中增长最快的市场。

我们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际同行的竞争压力,我们需要按照总理讲的,从产品的标准、质量档次上,做到同线、同标、同质。我们已经有很多产品出口到欧洲,我们的质量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使大家在购买以后、在品味以后觉得不输于国际的同行,我想这个市场空间还是有非常大潜力的,关键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还是创新

主持人:提到创新的企业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美国的乔布斯,他很有创新的精神,很有卓越的品质,但总感觉中国缺少很顶尖的或者很有创新精神和卓越品质的企业家,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周洪江: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还是创新,需要具备走一步看三步的战略眼光,而且把一些梦想、一些创意变成现实,这个应该说是不同的行业情况会不一样,可能有的行业一下子出现颠覆性的创新,会使这个行业发生质的变化。

您刚才问了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家群体需要在整个创新氛围上进一步提高,我自己的观点也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从我们受教育的时候应该允许和提倡创新。因为企业家的创新有很多是失败的,出来一个成功的乔布斯,但是因为失败而看不见的可能有一百个,创新要容忍失败。我想要有这么一个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去积极创新。

总理报告中也讲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一方面对质量要有工匠精神,不走捷径、坚韧不拔;另外企业家群体也要有这种工匠精神,核心就是你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一定要不忘初心。

中国制造升级靠什么?

主持人:其实我们说到要提振实体经济,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提到了另外一个词,就是“中国制造2025”,您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是什么?什么叫中国制造,什么叫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

周洪江:我们应该属于传统的行业,所以中国制造2025对我们来讲,应该指的是怎么在现在的形势下用信息化来改造、提升我们的传统产业,这个事情我们已经做了接近十年。我们在原料、原酒、生产、物流、销售,在每个子系统上已经利用了信息化的手段,也包括在营销上。

我们现在在烟台正在完工的葡萄酒城,占地六千亩,其中包括四千亩的葡萄园,还有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我们现在实施的就是我们的智慧工厂,就是想在SAP的管理系统下,完成整个的从原料到生产过程到每一瓶产品的产品标识,到物流、到销售,实现我们食品提出来的产品质量可追溯的要求。

在这之前我们酒庄酒的产品已经做到每一瓶酒有一个电子芯片,叫RFID码,保证产品可追溯,保证当产品出现假冒的时候能及时发现,因为我们的量非常大,产品种类又非常多,面对的消费者也很多,所以我们现在在这个路上走下去,会大大提升我们的销量,实际上这种做法在这个行业当中,全世界现在没有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在全世界是领先的。

维护中国食品质量声誉,要靠全行业一起努力

主持人:您刚提到打铁也需自身硬,酒香也怕巷子深,说到酒香,周总肯定更有体会了。在您看来,如何让一杯好酒走出去,如何让大家品味到我们自己的品质,您有什么想法?

周洪江:要让中国的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有自信,我们企业要有担当,张裕一定要提供给消费者不输于我们进口的产品,这个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另外,维护中国食品质量声誉,需要食品行业的每一个企业家们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刚才讲到了,如果在这个行业当中有这么几家企业不断地出现恶性问题,实际上对消费者是沉重的打击。

主持人: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

周洪江:对,出现了个体的问题就影响了整个群体。在这里我也借此呼吁国家对食品的“三个最严”要落到实处,害群之马能够踢出去,另外在媒体传播当中也不要以小放大,这个我觉得很重要,这是第一点。

第二,张裕产品的出口目的地现在主要是欧洲,我们的生产标准已经在高于国家的标准了,我们生产已经按照欧盟标准,和三大干邑相比,我们的产品和他们都打过擂台,品质并不输给他们,我们葡萄酒也是这样。这样就需要我们进行品牌的传播,在时下的信息社会中怎么更好的讲好我们的品牌故事,这也非常重要。

大家都在做百年企业,我们实际上已经是百年企业了,125年了,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李克强总理,他那时还是副总理的时候,到烟台来到张裕,临走时的嘱托,他说张裕是百年企业,百年的实体企业留下的不太多,能够做成像张裕这样的大企业的也不太多,他说你们一定要在世界上有个清晰的定位,在葡萄酒这个行业里,我们企业在全世界排名第四,而在前十的企业中成立历史比我们长的就只有一家。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中国本土市场快速发展当中做大。

所以未来的张裕要坚持一个是国际化;另一个是年轻化。因为一百多年的品牌,时代在变,年轻群体在崛起,怎么讲好品牌故事,继续用这种喊叫式的、叫卖式的广告?还是移动的互联网,年轻的消费群体,把品牌故事讲好,把我们优势的东西讲好。

要对中国葡萄酒行业有信心

主持人:借着周总刚刚的话,一个企业也像一杯酒,肯定也是越酿越香,也是要经历一个特别艰难的成长过程。最后,请您用一小段话总结一下如何让一个企业能够在当下的形势下保持一种自主创新的动力,同时能够在现在的形势下有一个特别坚韧的成长的生命力?

周洪江:最后我用三句话概括。我们这个行业,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们希望国人对中国的葡萄酒行业要有信心,我们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我们所处的这个市场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充满信心。

第二,一定要补足短板,找到各个企业的短板在哪,我们这个行业的短板主要是葡萄的原料,包括它的质量、品种,也包括它的成本,机械化的推广,当然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短板,像品牌、网络、渠道,但是总的一点,因为中国葡萄酒的产区从西到东,从东到西,很多地方都可以生产葡萄酒,所以要建立区域特色,形成产品的差异化。

第三,我看人民网后面四个字很好,我们要“砥砺前行”,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主持人:虽然是一个食品的产业,但是其实很多经验都是可以应用到整个民族产业发展当中的,可以说我们要勇于创新,因为创新是企业不竭的灵魂,同时我们要不忘初心,立足自己的特色,要脚踏实地。还有我们要保持匠心,因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编辑:张瑜宸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