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领秀 > 正文
朱思旭:误入酒门十五年
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2016-04-05 15:18 作者:魏琳

朱局出书了。

 

在这本《思旭酒话:煮酒论道》面世之前,昔日同窗好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特地撰写了一篇《孔庆东与朱思旭的“酒话”轶事》,文中第一句话就是,“朱思旭早晚是要出书的”。

 

这应该是身边很多朋友的共识。1987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的朱思旭,是酒圈里公认的才子,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很多人熟知他,不仅因为他曾长期担任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等职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微博“思旭酒话”。

 

在微博上,朱思旭谈酒论道,将五十岁人生的阅历和十五年酒业经历浓缩在一则则140字短文中,虽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但寓意深厚,新书《思旭酒话》也是选取微博内容集结而成。

 

朱思旭说,写微博是记录心灵的历史。到今年2月7日,也就是除夕那天,他已经写了4000条共56万字,近5年来平均每天写2条,只在去年12月4日停过一天,那天是北大中文系系庆。

 

3月14日,朱思旭也没有更新微博。这一天是2016年广东酒业大会召开的日子。在这次大会上,朱思旭用90分钟时间总结了自己过去十五年的酒业经历,并正式提出,辞任广东省酒业协会会长一职。

 
 
“无中生有”的两次创业

“朱局”是酒界人士对朱思旭的惯称。从2001年被广东省经贸委任命为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主任算起,朱思旭跨入酒行业正好十五年。

 

十五年前的那段创业经历被朱思旭评价为“无中生有”。

 

在赴任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和酒类检测中心之前,朱思旭对于这个新单位几乎是一无所知,只听说是“在外面”,意思是不在机关里面。第一天去报到,才意识到他将面临的是一个“三无”局面:没房子没车子没票子,只租了三个小办公室,三个人,连工资都发不出去。

 

当时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唯一的工作就是“卖镜框”——有企业来申办酒类生产许可证,就卖一个镜框给他,8块钱。

 

朱思旭上任之初,正是广东酒类市场鱼龙混杂、假酒横行的时候。在“内外交困”之中,朱思旭通过对酒类专卖管理进行规范渐渐打开了局面。

 

2001年,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重新修订和起草了《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条例》,还招了一批“特种部队”开始做打假,同时严格实行许可证管理,一步步把行政监管做起来。

 

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如今广东酒类市场已从“法无禁止即自由”到“法无规定不可为”,成为全国酒类市场的管理样板,广东省酒管体系也从“一个司令三条枪,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发展成为“一树四花”的新格局。

 

筹建于2001年的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拥有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洋酒质检中心,立足于广东酒类市场的国际化优势,与国际酒业有着诸多交流。“洋酒方面,我们跟法国干邑地区一直有所交流。葡萄酒方面,我们跟荷兰正在谈一个合作,他们拥有检测了20年所积累下来的30万瓶葡萄酒数据库,如果合作成功,我们应该会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葡萄酒检测重心。”朱思旭说。

 

2003年,朱思旭还创立了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至今已连续做了三任会长。协会下设10个专业分会,覆盖了酒类流通全部业态,在强化广东省酒类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推进“放心酒”工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筹建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酒类检测中心和酒类行业协会是朱思旭的第一次创业,那筹建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就是他的“第二次创业”。

 

2013年,随着广东省食药监机构改革,酒类行政监管职能归入食品药监局,朱思旭的工作重心也转为食品检测领域。这次创业虽然有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的人员和设备作为基础,但仍然经历了一段从零开始的创业之路,2015年1月,广东省食品检验所正式揭牌成立。

 

两次“无中生有”的创业经历,缔造了广东酒类市场的新局面,也完成了朱思旭工作方向的转型。从朱局到朱所,朱思旭似乎离酒越来越远了。辞任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后,酒对他来说,就从唯一的关注点变成了31类食品中的一类。近期的微博记录了他这段时间的心灵历史。

 

“在新常态下,断崖式地规范一切行为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离开也就离开了,但不影响内心永远的牵挂……”

 

“其实也没有离开,只是视野更加开阔。如果说酒是垂直,那么食品就是平面。食品有31类,酒是食品的一类。已经弄明白了酒的一些问题,现在要弄明白更多的其他问题。把过去留给记忆,把将来留给自己。”

 

 

误入酒门却水到渠成

对于当初进入酒行业,朱思旭常常会用“歪打正着”或“将错就错”来调侃一番。虽然是误入酒门,却也一路走到了今天。从业十五年来,朱思旭不仅成为广东酒类市场的灵魂人物,也是中国酒业难得的既有务实精神又有思想高度的管理者。

 

在谈及行业话题时,他总是不局限于一个地区的酒类管理,更多的则是站在行业和市场的角度去思考中国酒业的未来。今年3月14日的广东省酒业大会上,“跨界、创变、守正”的主题便出自朱思旭之手。

 

在朱思旭看来,纯粹就酒卖酒的思路太过狭窄,酒不是只卖给酒行业的人,而是卖给所有喝酒的人,因此酒类产品、营销、思维都需要跨界,只有跨界才能走得更远。

 

创变即创新变化,包括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饮酒方式创新等诸多层面。在跨界与创新的同时,酒行业还需要守正。正,是规律,是自然,也是道。跨界也好,创变也好,都要守正,在规矩里变通。

 

酒行业的“正”,就是定位好酒是什么?“酒是嗜好品,有嗜好品的规律,适量喝酒有益健康,不能喝多,这就是正。如果卖酒的人天天让人家喝醉酒,就是不对的。”在朱思旭看来,守正,就是认识本源按照本源的道路前进,提倡“喝酒不开车”,提倡小酌微醺的饮酒方式,都是守正,酒行业未来需要更多从健康的角度去考虑怎么做酒。

 

对于当下的白酒产业,朱思旭的思考是,白酒行业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未来白酒的出路一是走出国门,另一条就是通过供给侧改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性价比好的、有利健康的产品。

 

在他看来,葡萄酒将成为中国酒类市场下一个黄金产业。不管是国产酒还是进口酒,只要是认真做酒,都能享受到这段黄金期。

 

啤酒方面,朱思旭认为,国产啤酒和进口啤酒正处于博弈之中,随着消费者对重口味啤酒的热情提高,未来啤酒行业最大的亮点会是精酿啤酒。由于精酿啤酒厂多为小作坊企业,在中国将面临合法化难题,但历史的车轮是限制不了的。他建议大酒厂顺应形势,推动这个很有前途的产业发展。

 

谈及如今的酒行业,朱思旭认为这个行业还很好玩,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甚至表示在退休之后仍会继续做酒。从最初的“误入酒门”到如今难以离开,朱思旭用十五年时间成为国内外行业公认的酒业专家。也许这条路最初并不在他的意料之内,但他也说过,只要方向是对的,一直走就会水到渠成。

 

 

从管理酒业到管理生命

朱思旭曾说过,任何行业只要全身心投入,3个月内一定熟悉,3年内会成为行业专家,10年内成为国内专家,15年成为国际专家。他也用自身的经历验证了这一说法。

 

从广东酒类市场的规范,到广东酒类管理体系的完善,再到自身专业的成长,在过去15年中,推动这三者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因素,就是朱思旭有着一套独特的管理哲学。

 

比如,在广东酒类市场管理中,朱思旭提出以“放心酒”工程为核心,通过行政监管、技术监管和行业自律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巨大合力,这也成为广东酒类市场走向规范的关键。

 

在团队管理中,朱思旭非常重视对中层的培养。他曾在微博上描述过好团队的结构:有一个统领全局的领袖,他只负责决策拍板、搭建平台和组建团队,下面有负责行政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的副手,有负责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的执行副手,有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参与决策的副手,有督促检查纪律监察监督执行的副手,还有一个跟着目标前进的强大队伍,这就是一个坚强勇敢的铁流。

 

“中层培养很重要,他们能各司其职,本份做人,本位做事,不越位也不缺位,我就有时间腾出来去想发展。”在朱思旭看来,一个团队就像一艘船,只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船长就能把这艘船从此岸开到彼岸。

 

在他的管理哲学下,广东省酒类管理体系从最初“一个司令三条枪”逐渐发展成为后来四个独立体系,带出来的人才也能独当一面。朱思旭在感慨自己变老的同时,也“乐见他们万马奔腾”。

 

从37岁进入酒行业,曾经风华正茂的朱思旭也渐渐走到临退休的年纪。在他看来,生命已是倒计时,需要认真思考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后半生。

 

相较于前半生的只争朝夕,如今朱思旭的心态更加平和,正如他在微博中所说,“喜欢国学一本通书读到底,对一些事情不再患得患失,眼里已经没有大师也没有了高人,不再总是看一些人的脸色行事,看淡了也经得起一些恐吓,以为生和死也就是从一扇门走向另一扇门,幼稚无知的傻笑少了,常常想到的是退休以后的生活了,总是回忆和怀念以前的日子更加珍惜老友老同学了……”

 

日渐平和的背后是人生足够的积累。朱思旭说,如今最好的时间,就是躺在太阳底下,慢慢看太阳是怎么走的。平静淡然,但不颓废。


编辑:许坤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