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酒业高质量发展需“软硬兼施”
来源:《华夏酒报》  2018-05-30 15:38 作者:吴佩海

酒业2017年经营数据日前披露,结果可谓有喜有忧。酒业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业内人士认为,酒业宜“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打出软硬两手的组合拳,提升酒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酒业要顺应软硬需求并存的市场和新潮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生产与消费相互依存、促进、转化,从此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引力,也是推力。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创造需求。

需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以解决生存问题,可称之为硬需求;一类是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以解决情感问题,可称之为软需求。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强势引发消费方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而且将促进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十九大报告把“中高端消费”列为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第一位,意义重大。

有专家精辟总结出新消费和中高端消费的十大特征,值得酒业重视: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时尚消费将具有显性特征;智能消费将成为新的需求偏好;共享消费成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新空间;体验消费将成为一种消费潮流;颜值消费成为显性需求;健康消费将成为基础性消费;文化消费将成为持久性消费;安全消费成为群众最基本和最迫切的消费需求;定制化消费成为体现消费者消费品格和个性化需求泛在的消费需求。上述新消费模式多属软需求,并且将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

仔细分析,酒业与这几种消费新潮流大多能对上号。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商品又是文化。

纵观2017年酒业的发展,在靓丽的业绩下也彰显出两极分化突出、营收和利润增速趋缓等问题。酒业的复苏只是结构性的,离全面回暖还有很长的距离。正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诸多酒企甚至包括部分上市公司正面临着库存压力大、产品销售不畅、价格触碰天花板、营业成本特别是销售费用大幅上涨等问题。究其原因,最终仍要归结到产销脱节、供需不符,故导致产品不适销不对路,只能躺在仓库或花钱促销。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常态、新需求,酒业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所以,酒业一定要与时俱进转换经营思路,深观市场之变,细闻需求之声,号准消费之脉,有的放矢以变应变,顺应软硬需求并存的市场态势和消费新潮流,以硬的一手提升自身的硬实力,以软的一手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以软硬两手齐抓共管,以软硬两种实力增加硬价值软价值,开辟酒业发展的新局面。

练好“硬”的一手,提升酒业硬实力

供产销、人财物的平衡以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功和必选动作,可视为企业生存所必须的“硬”的一手。

练好“硬”的一手,酒业宜高度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把食品安全作为硬指标。保障食品安全是酒业永恒的话题,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更是酒企生存的底线、红线、生命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逾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行业震荡,教训极其深刻。目前酒类产品质量总体良好,但不可掉以轻心。酒业要继续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管理、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把质管和风控工作做细做实做透,在供产销的全链条上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安心、欢心。

二是把绿色生产作为硬要求。酒业作为耗粮耗水耗能的大户和废水废气废物排放的重点户,一定要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酒业要在供产销的全链条上,在人财物的配备上,都能体现绿色发展的理念,下气力大搞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努力构建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硬道理。酒业要着力解决好酒种间、企业间、国内国际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行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推动酒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此,要大力培育新模式、新动能、新增长极,扎实解决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问题,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智慧发展、集聚发展,不断提高酒类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酒业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练好“软”的一手,提升酒业软实力

进入新时代,模仿型、排浪式的酒类消费正在逐渐消退,面对健康化、低度化、个性化、时尚化、体验化、社交化的新需求,酒业既要有“硬”的一手,更要有“软”的一手。“软”的一手,即指针对软需求,实施软制造,提升软价值。有经济学家给出了“软性制造—软需求—软价值”的公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其实,软需求主要指人们精神体验层面的需求;软价值主要指产品科技创新和品牌附加值所带来的价值;软制造主要指以满足软需求为依据、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为核心、以实现软价值为目的新制造业形态,柔性化设计、智能化生产定制化服务都与此有关。茅台酒,即是这三“软”的典型之一。

练好“软”的一手,酒业宜努力实施以下几点:一是弘扬酒文化提升软形象。酒是文化的载体,消费者喝的是酒,体验的是文化,品味的是情感。中国的白酒、黄酒乃至葡萄酒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亟待我们全力发掘、深度总结、精炼提升。通过对酒文化的提炼推广,使我们中国酒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之美,提高亲和力,改善酒的形象。日前,有业内人士提出:“通过中国白酒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要落地匠心精神、打造中国精品制造新理念。”近年来,茅台、泸州老窖、汾酒、五粮液、红星等白酒酿造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应打包进入“中国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酒文化的问题上,要突出共性形成合力。

二是创造新业态实现软价值。首先,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细分,把握酒类消费的现状与未来,既善于满足和迎合需求,又敢于引导和创造需求,并以此构建自己的产业链、供需链、价值链,形成以软制造为特征的新业态。其次,要加强柔性化设计定制化服务,着眼于酒类软需求,产销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奇特优产品,实现软价值。再次,酒业要加强自主创新,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附加值、厚植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创新创造的核心。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加强对自身专利的申请与保护。最后,要加强对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对软实力而言人的因素更是第一位的。诚如专家所说,软性制造所蕴含的新模式、新理念就是“用智慧创造财富,用体验实现价值”。

三是重塑酒品牌增强软实力。5月10日作为“中国品牌日”,体现了国家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是软实力的首席代表,但能在国际上叫得响并被主流消费人群所接受的中国酒类品牌不多,因此打造中国名牌的酒类方阵任重道远,重塑中国酒类品牌的形象刻不容缓。重塑酒品牌要以质量为根基、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为路径,擦亮中国酒类品牌的金名片。

总之,硬实力与软实力缺一不可且相互促进,才能合力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