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白酒国际化标准建立 为什么难上加难
来源:红高粱论坛   2016-05-26 15:32 作者:王磊
关于白酒国际化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是白酒的国际化却仍是白酒界依旧在不断追求的发展目标。为此不少的白酒领袖们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纷纷做着白酒国际化的言论,并不断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但事实来看,随着我们国家国际地位与日俱增、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壮大,按说被誉为我们“国粹产业”的白酒也应当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据主流地位,或者说能够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我们却没有感受到这样一份美好的期许。相反,我国的白酒业却逐渐再被“染红”,一些知名白酒企业要不就自建葡萄酒酒厂,要不就收购国外酒庄;就连体育明星姚明、影视明星赵薇等也均已涉足葡萄酒行业。如此,我们还没来得及“同化”外国人,就已经被人家先行“同化”了,不知是可悲,还是认为我们中国人会“变通”。

事情总不能一概而论,白酒产业要想做强做大,走国际化是必由之路,也将是必须之路。但目前来说,白酒国际化问题依旧任重而道远,因此倡导建立白酒国际化标准的问题,也将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事情。笔者认为难在这么几点:

第一,白酒不是世界酒类流通市场的主流。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试着问一个别的问题: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先有的宪法还是先政权呢?很显然,是先有政权建立了国家,才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下去建立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宪法。比如我们国家是1949年建国,直到1954年第一部宪法才出台。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明晰,我们的白酒在世界酒类流通市场都不是主流,所以就没有话语权,既如此我们去建设形同宪法作用的白酒国际化的标准去衡量谁呢?是威士忌、是伏特加还是白兰地,都不能。这就好比一个矮子给姚明量身高,够得着吗。我们既不能哪自己的行业条框去衡量其它酒种,也不能被其他酒种的标准左右我们,为此我们应当审慎为止,目前急需做的就是培育国际市场和国际消费基础。

第二,白酒缺乏国际文化推广能力。

葡萄酒进入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打动消费者的首先是葡萄酒文化的熏染。只有文化才具有感染力。虽然说到此,我们白酒文化应当比葡萄酒更具历史感,但是莫忘了我们的文化输出与葡萄酒文化的输出是不同的,我们总是说白酒这好那好但具体怎么好没法说明白,但葡萄酒就不一样,最起码人家找出了葡萄酒的单宁具有美容养颜、软化血管的功效,此一点就足以打动万千消费者,而白酒虽说微生物发酵各种成分也不少,但至今好像也没有能够拿出一种物质证明白酒更加有益健康。

此外,我们总是以复古的文化作为白酒支撑,殊不知就像有人形容国产国外电影的题材一样,我们总是在搞过去,人家外国总是在畅想未来。如此一正一反的文化对比,我们还期望用我们复古的文化改变善于畅想未来的外国人吗?

第三,白酒的国际化推广各自为战。

白酒国际的标准首先得有一个统一的白酒国家级标准。但目前来看,我国的白酒国家标准除了《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之外,好像还没有一个能够衡量所有白酒品类的行业标准。因为白酒种类繁多、工艺复杂,香型不一,也难以承形成统一的白酒行业标准。如此只能分门别类的制定行业标准,就像十一大香型白酒一样,都有各自的生产标准。

目前在向国际市场最前沿的白酒产品应属茅台、五粮液、汾酒等,但是它们却是不同香型的代表产品。而国际市场不像国内市场一样,因各自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各自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各自培育了一大群香型喜好者,能够明显得将之区分开来。所以国外消费者的培育不能仅是我们的华人华侨,还应更多的是真正的外国人,但是我们的产品没有明确的诉求而且各自为战,如何才能让外国人明白的消费、明白的饮用呢?企业应当有所思考。

编辑:张瑜宸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