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葡萄酒 > 正文
《葡萄酒飞越2012》系列报道之三:市场前景好,酒商钟爱进
来源:  2015-12-21 06:20 作者:

  据了解,今年以来,进口葡萄酒一路高歌猛进,快速占领了中国葡萄酒市场,而国产葡萄酒则在进口葡萄酒的猛烈冲击下,市场表现相对疲软。这一趋势的发展,无疑成为制约国产葡萄酒发展的最大因素。随着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走势,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人、进口商、经销商不是将投资、销售目光放在有着多年的葡萄酒酿造历史的王朝、张裕、长城等国产葡萄酒上,而是选择进口葡萄酒作为新兴盈利的对象。

  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中,涌现出众多经销商,他们只卖进口酒,而不卖国产酒。在他们的手上,真正地将进口酒视为一枝独秀、获得利润的“摇钱树”,国产葡萄酒的大门逐渐缩小。同样是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为何经销商宁愿选择进口葡萄酒也不选择自己国家生产的葡萄酒呢?

  为了探究这一现象的缘由,特约记者深入采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酒类经销商,发现五大因素导致产生了这一现象。

  质量好的进口葡萄酒价格低

  国内一些葡萄酒经销商认为:葡萄酒隶属国家不同,实行的政策也有差异。在国外很多国家,葡萄酒属于农业部门,在生产时有农业补贴,出口有退税优惠,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的下降,一些优质的进口葡萄酒以低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经销商能够从中获得高收益,并且凭借质优价廉,吸引更多国内消费者。而国产葡萄酒价格在此时却只高不跌,质量好的国产葡萄酒,都要卖到几百元一瓶,竞争力度相对于同一档次的进口葡萄酒,就显得逊色不少。

  葡萄酒行业如果没有地域优势、产品质量优势,仅仅依赖于产品概念的编织,这种生存方式就不会长久。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等诸多新旧世界的葡萄酒生产国都把葡萄酒产品的质量管理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加以保证,从而使进口葡萄酒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保证。进口葡萄酒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拥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最主要还是得益于其较高的产品质量。当葡萄酒最先进入国内的时候,消费者起初相信的还是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的现象在酒市中难以避免,但是进口葡萄酒质量好,价格实惠,使其反面因素没有被波及到主流销售市场上。进口葡萄酒凭借自身高品质与低价格,越来越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进口葡萄酒逐渐实现市场品类化

  自古商人卖酒,看中的就是品牌与利润。品牌是盈利的资本,好的品牌大家都会铭记于心,卖家可以利用品牌的效应,以高价谋取利润。在中国,经销商直接面对的就是消费者,面对这么多进口葡萄酒品牌,消费者不免会眼花缭乱,记不住也分不清葡萄酒的品牌,甚至更多中国消费者不知道怎么区分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年份与产区。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多是看进口葡萄酒的品牌知名度,经销商利用消费者的这一心理,扩大进口葡萄酒的市场流通,逐渐普及进口葡萄酒在消费者中的购买力,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另一方面也使经销商有利可图。

  每一个品牌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品牌名,另一个是品类名。只做品类不做品牌最终是为别人做嫁衣,只做品牌不做品类,难以开创全新的竞争市场。进口葡萄酒之所以被国内经销商选择,不仅仅源于进口葡萄酒众品牌的齐聚,更重要的是进口葡萄酒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中的一个大品类。拉菲已经是高档进口葡萄酒的代表,卡斯特是法国进口葡萄酒的代表,这些基本的品类划分,使这些著名的国外葡萄酒品牌逐渐实现中国市场的品类化。品类化的不断积淀与扩展,给经销商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商机。

  国产葡萄酒缺乏多渠道销售

  从世界范围来看,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而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几年却一直以超过10%的增长速度发展,逐渐覆盖高中低端市场,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率长期徘徊在11%左右,高端市场利润率高达30%至50%。进口葡萄酒市场一直以中高端为主,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国内众多经销商。

  面对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强势围攻,国产葡萄酒不仅缺乏本土品牌的影响力,市场销售渠道更是差强人意,国产品牌葡萄酒一般价格低廉,适宜中低档消费,大多在超市、零售店出售。而进口葡萄酒一般价格昂贵,属于中高档消费,不但在超市、零售店出售,而且在多数酒吧、高档餐厅也有售,专卖、团购渠道也是进口葡萄酒主要的销售渠道。

  在中国做葡萄酒,传统渠道是基础,一些其他的渠道,像专卖与团购也可以做,但如果仅靠团购将品牌做起来,似乎有些不现实。团购渠道靠的是资源,多数人的团队抵不上一个有关系人的一个电话。在中国,团购就是关系的营销,专卖店的营销是最根本的发展方式,但是国内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葡萄酒的经销商缺乏的是没有将专卖重点放在特色与服务上,管理上的不精细,导致专卖的渠道微弱化。

  很多进口葡萄酒的经销商喜欢召开品酒会、推荐会,这对于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国外品牌来说,无疑是增加高端市场知名度的有利途径。

  进口葡萄酒文化趋于多元化 

  进口葡萄酒的高贵、高雅、浪漫赋予了国外酒的“洋气”,这些是最初融入中国消费者的别样之处,进口葡萄酒诠释的浪漫、勇敢等含义以及庄园、环境的陪衬,让更多的消费者追逐“外国风”,足见进口葡萄酒在国人心中的形象依旧牢固。中国传统文化在促进葡萄酒消费方面,注重的是“养生”与“面子”。中国传统注重养生与食疗,葡萄酒有益于健康的信息被越来越多的国人了解、熟知,同时国人也意识到大量饮用白酒不利于身体健康。葡萄酒被国人赋予了更多“健康、时尚、高雅”元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逐渐以葡萄酒取代白酒,喝葡萄酒的人随之越来越多。

  经济增长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生活品质提升的同时,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会议、比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生活,海归人士回国定居等,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与需求,填充着人们的生活。进口葡萄酒伴随着地域与文化的个性,被更多层次的消费者所青睐并接受,也就注定了进口葡萄酒市场的长久性和稳定性。

  国产葡萄酒市场存在弊端

  随着进口葡萄酒逐渐被国人青睐,国内有一些葡萄酒厂家为了获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的葡萄酒,甚至将进口葡萄原酒引进来,加以灌装销售。一些国产葡萄酒品牌的质量受到消费者质疑,严重败坏了国产葡萄酒的声誉。消费者认可进口葡萄酒,国产酒面临诸多非议,经销商在力求保利润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选择进口葡萄酒这块大牌。

  经销商认为:虽然我国葡萄酒市场蓬勃发展,但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和难题,国内市场人均消费量不高,进口葡萄酒大量进入挤压国产葡萄酒市场和假冒问题严重等,使国产葡萄酒企业面临极大的制约。不过中国国产葡萄酒仍有机会反攻,由于进口葡萄酒价格相对较高,以及渠道生疏,很难进入低端市场,对于三、四线的经销商来说,这无疑是国产葡萄酒的稳定后方,随着现今乡镇消费能力的提高与释放,经销商可以抓住乡镇市场,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来反攻进口葡萄酒市场。

  对于制约国产葡萄酒发展的因素,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加上中国传统上有饮酒的习惯,葡萄酒又适合于消费市场,并且葡萄酒带来的高贵、浪漫等寓意,以及葡萄酒庄园、葡萄酒社交等的熏陶,使葡萄酒逐渐成为年轻白领、高端商务达人等的首选酒种。国内消费者的猛烈追逐,为葡萄酒厂商带来了巨大商机。

  国产葡萄酒要不断提升自身质量,不要因为质量质疑造成销路的中断。国产葡萄酒王朝、张裕、长城等企业要准确地结合自身文化,提炼属于自己的葡萄酒形象内涵,从最根本的文化与质量上引起国人的认可。如先后荣获14枚金奖,被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展授予“国际最高质量奖”的天津王朝可以充分展示、利用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葡萄酒企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酿酒,结合自身实际,建设全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以及拥有全国最好的酿酒师等优势,重磅推出中国葡萄酒的王朝、世界葡萄酒的王朝,提高国产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增加渠道,寻找新的销售途径,提升国产葡萄酒的竞争力,让国内经销商切实看到国产葡萄酒发展的良好前景。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