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档案
周总理命名的“国庆酒”
1949年10月1日,通化葡萄酒和茅台一起成为开国大典专用酒
1951年~1953年,通化葡萄酒作为抗美援朝的慰问和庆功酒
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国礼用酒
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专用酒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大庆,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试制中国通化葡萄酒(精制),为国庆献礼,周恩来总理特将此酒命名为“国庆酒”
1965年7月7日,朱德、董必武到厂视察题词
1972年,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北京-纽约首次通航招待会专用酒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指定用酒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指定用酒
1982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专用酒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指定用酒
1984年5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视察公司,题词留念
1984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视察公司并题词
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来厂视察并题词
开国大典专用酒、抗美援朝庆功酒、国庆十周年指定专用酒……出生在特殊年代的通化葡萄酒,注定有着非凡的经历。
酒厂是日本人建的
“我最开始来到厂子的时候,是做公安保卫工作,后来才当上党委书记。”尘封多年的往事逐渐浮现在杜广福的脑海。
杜广福今年79岁,就住在如今的通化葡萄酒公司(原通化葡萄酒厂)对面,每天出门,他都要看几眼这个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酒厂的来历,他向记者娓娓道来。
1937年年初,两个日本商人来到封禁了201年的通化,见到漫山的山葡萄,决定建酒厂。1938年,通化葡萄酒厂的前身就在现通化五中斜对面的土地上建成,俄罗斯工匠还制作了许多橡木桶。1942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厂房建成。那一年,杜广福12岁。
1952年8月,几经波折的酒厂领导班子重新调整,杜广福作为公安保卫人员也被调到酒厂,后来酒厂成立保卫科,杜广福成为保卫科科长。
当时厂子只有100多名工人,因为葡萄酒在那个年代属于“奢侈品”,一般人买不起、喝不到,“三反五反”运动的背景下,葡萄酒根本卖不出去,产量急剧下降。
大跃进时期,酒厂发动工人上山采野果回来酿酒。1960年,酒厂经营状况好转。这时,杜广福已经是酒厂的党委副书记。再后来,又当上党委书记、厂长,直到1983年退休。
抗美援朝战士“做广告”
“通化葡萄酒出名,与抗美援朝战士凯旋有很大关系。”杜广福回忆。
1953年,数万名抗美援朝战士凯旋,当时很多部队从通化下火车,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士都想给家人买点纪念品,不少人选择了地产的通化葡萄酒。那一段时间,通化的葡萄酒几乎脱销,名声大噪。
“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38元左右,而一瓶一斤装的普通葡萄酒就需要八毛到一块二,相当于一天的工资呢!”杜广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