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火红的青春
来源:  2015-12-21 06:32 作者:
  在伊力特有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他们是各自工作领域中的行家里手,他们用心为平凡的人生点缀了靓丽的色彩。   

  软件开发第一人——刘雪剑

  作为伊力特员工,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6年8月公司党委做出的决定,对长期从事伊力特公司包装软件研发的生产技术部科员刘学剑重奖10000元,此举在公司反响强烈。

  刘学剑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来到伊力特,他潜心研究伊力特包装产品管理系统软件,使其具有更强的可视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它的成功推行及应用得到了相关部门及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往传统分散操作更能直接、快捷、准确地反映伊力特包装生产的编码、品种以及流通渠道的信息传递,为伊力特公司包装产品管理的信息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酿酒高技能人才——罗建忠

  罗建忠,新疆伊力特公司酒二厂酿酒十六班班长,是位靠自学成才的酿酒状元。 

  2007年“五·一”前夕,他收到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寄来的证书,被评为“自治区高技能人才”称号,全疆酿酒行业获此殊荣的仅他一人。

  罗建忠从1989年从事酿酒工作以来,认真钻研酿酒技术,从2000年至2007年的八年间,他带领全班七位同志共生产各类白酒820余千升,累计创产值达1500余万元,为企业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罗建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特别是2000年,罗建忠所在的班承担公司“多粮型”酿酒试验。当年11月,“多粮型”酿酒工艺在全公司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项成果获师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运用“窖池养护液”对窖池进行保养试验,不仅延长了窖池的使用寿命,还增加了窖泥中的有益微生物,生产出的酒等级品率比以前提高20%以上。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罗建忠成为一个酿酒行家里手。只要抓把糟醅一捏便知道浆水有多少,一闻便知道酒精含量和酸度。

  2005年,公司选派他参加首届自治区技能培训班,在全班36名学员中,他以理论与实际操作第一名的好成绩,取得了酿酒技师职称。   

  痴迷革新能手——袁彬

  2000年,袁彬走上包装维修岗位,对此一窍不通的他,为了尽快掌握包装维修技术,身边常备《维修电工操作手册》、《电工岗位应试宝典》、《包装机械维修小常识》等书籍,还自费订阅《机械设备与维修》、《中国包装报》、《中国包装工业》、《包装世界》等11种刊物。

  2003年底,伊力特酒一厂包装车间新进了一台灌装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设备性能缺陷逐渐显现出来。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到了元旦这天,突然整机罐装计量不准确,要知道元旦前后正是白酒销售旺季,每分每秒都可以用黄金来计算,绝对不能贻误商机,许多经销商正住在酒店等着提酒,退回罐装机已是不可能了,厂里从外地请来的师傅也没有接触过这类机型。无奈之下,在偌大的包装车间里只有袁彬一人坐在冰冷的灌装机前琢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此刻已是深夜2点多钟了,如果不在上班前找出毛病,就意味着整条包装线要停产,3000多箱酒包不出来,企业损失就大了。望着灌装机,袁彬突然冒出个想法:是不是灌装机的灌装头压力不够,能不能给罐装头加不锈钢垫,以增加压力?说干就干,连夜将所有维修工找来,对灌装机进行改进,经过四个小时技术改造,一经调试,不仅恢复了正常,还将灌装机速度大大提高,工效提高了30%。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