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酒的故乡,早在5000多年前,在古老的东亚大陆,我们的祖先就将清泉的甘醇、丰收的喜悦、火热的激情以及对上天的虔诚,揉和酿造在一起,捧出一种甘美的玉液,这就是酒。
每一个走进伊力特陈列室的人都会为它琳琅满目的各种产品和奖牌、证书所惊叹,别致的瓶型,别出心裁的包装,似一件件珍奇的艺术品,绽放出夺目的风采。展厅内很多产品是酒品收藏者的最爱,也同样是全国喜爱伊力特的消费者的最爱。
但对于老一辈肖尔布拉克人来说,摆放在陈列室内侧的那几瓶不起眼的老酒才是他们的珍品:毫不起眼的普通无色玻璃瓶、塑料胶套封盖,朴实的粉红色“伊犁”商标。与陈列室内其它“伊力”系列酒相比,这几瓶酒真像不入流的“丑小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鸭”。对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说,这个形象代表着一个特殊的时代,一段永久的回忆,一份特殊的情感。那个年代,婚丧嫁娶,能有这样一瓶酒,情感就有了宣泄的出口;过年过节能有这样一瓶酒,团聚的喜庆就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虽然它们已被尘封在陈列室里,但它们永远被深藏在那一代人的心底,每每看到,总会翻滚出那个年代的陈年往事,让思绪有片刻的停留。
其实,最早的伊力特酒,并没有商标,如同朴实的兵团人,它们都是以本色示人。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人们喝的酒都无名无姓,统称伊犁白酒。1964年,经厂里申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管理处核准,正式注册“伊犁白酒”商标,这就是“伊力”名酒最早的雏形。虽然无名无姓、虽然一开始,伊犁白酒只是团场内部和周边少数几个地区群众的宝贝,但好酒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它无法撼动的地位。1959年2月,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访问兵团,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用“伊犁白酒”招待,胡志明饮后称赞它为“新疆茅台”!
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一开始便显露出她不一样的风采。
1978年之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伊力特一路高歌猛进。无论是从产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同日而语。1979年“伊犁”商标变更为“伊力”牌商标;1990年又注册了“伊”牌商标,1991年,“伊力”牌商标正式启用。从此,“伊力”牌系列白酒更是当地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倍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青睐,逢年过节,都以能喝上伊力特为荣,伊力特也成了人们品味、身份、地位的象征。
酒二厂、酒三厂、酒四厂!随着一个个酿酒分厂的建成,伊力特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路高歌猛进。至今,公司先后共注册各类别商标120余件,其中包括:“伊力特”、“伊力王”、“伊”、“英雄本色”、“金窖”等常用商标。“伊力”商标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唯一一件中国驰名商标。“伊力”大家族的六大系列上百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引领着新疆白酒业的发展方向。
该公司也从最早单一的大曲、特曲到现在的伊力王酒、伊力老陈酒、伊力金窖液,伊力黑骏马,伊力老酒、伊力情酒、英雄本色酒等产品,自此,“伊力”大家族开始了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