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翼双飞。1996年以来,古贝春白酒生产能力增加了10万吨,厂区面积从156.5亩扩展到1470亩。直接安置就业人数2300人。2012年集团上缴利税突破亿元,成为武城县经济支柱企业和德州市经济骨干企业。
1996年以来,古贝春集团先后出资数千万元赞助各种公益事业。如:倡导成立“德州市酒文化研究会”、赞助“德州市第二届运动会”、承办“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会议”。2002年11月,联合中国作家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协会、人民日报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照亮中国诗歌朗诵会”。 2003年5月筹集50万元的慰问品,慰问了冀鲁两省的数百个“防非典”检查站。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古贝春集团筹集了300万元救灾物资。截至目前,连续12年捐赠物品救助德州市困难职工;连续12年在武城二中设立奖学金,资助了数百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特困生。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已形成产业化。“古贝春酒文化馆”、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古贝春工业园区,作为山东省白酒企业的双第一,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浏览,还成为了“人民文学杂志社创作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古贝春集团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秋,申报和建设的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德州非遗多元文化园”获得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复并获80万元奖励。 作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的文化建设和经济效益正呈现出相生相伴、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