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1953年出生,中共党员。这个有过“上山下乡”、“戎马生涯”、国家干部、企业经营、商海搏浪经历的东北汉子,2005年8月斥资3510万元,以酒行业业外企业家的身份入主长春榆树大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成立了吉林省榆树钱酒业有限公司。两年来,他通过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并对人才礼爱有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使这个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全国知名企业。
他用爱心留住了人才。改制之初,企业人心思动,人心思变,等待、观望者有之,暗寻退路者有之,奋力合作者有之。人才,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发展的基础,作为在商海拼搏了半生的企业家,王新华深谙这个道理。
在第一次见面会上,他就果断地宣布,现有人员一个不动;现有岗位一个不变;现有工资人均上调200元。几个“现有”拴住了企业几百名职工的心,留住了近百名技术人员,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他用激情培养人才。两年来,他对企业各类人才关爱有加,技术人员有专门学习时间。每年都集中培训两次,由企业内全国优秀专家、国家高级品酒师、酿酒师讲课,还聘请吉大、清华等名校教授以及营销专家授课,每年选送技术人员去高等院校离职学习,很快形成了一个“人心思进,人心思变”的可喜局面。
青年技术人员高雪峰参加了中国食品协会、中国酿酒协会国家高级品酒员考试,同时获中食协、酒协颁发的国家级品酒员资格证书。今年他还启动“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激发了全员职工争当有用人才的积极性。
他用诚心招揽人才。科技研究无止境,为壮大人才队伍,他用诚心招揽天下酒业人才。全国十大名酒企业的技术老总是他的朋友,常常给企业支上几招;酒业研究机构是他的伙伴,每上一个新项目,都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主动参与、指导;营销专家是他的挚友,营销人员的培训随叫随到。他求贤若渴,每有人才,他必“吐哺”以待。在研制国务院特供酒项目过程中,希尔拜欧研究所出动6名专家与他合作,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研究,使榆树钱酒送进了中南海。
他用智慧使用人才。经过两年的努力,企业已经拥有国家级白酒优秀专家1名,国家级白酒评委1名,国家级高级评酒师7名,国家级高级酿酒师2名,国家级高级检验师2名,还有管理、财务、营销等方面高、中级管理人才100多名,可称得上力量雄厚、结构合理、阵容强大。对这些优秀人才,王新华凭着智慧采取了梯次使用的方式。去年秋季,他启用了5名职工任中层领导,今年,他又任用在企业摔打近20年,各岗位都经过磨练的杨国赋为总经理。实践证明,他是对的。杨国赋上任后,于内推行5S管理,于外奔波于各个层面,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使杨国赋人尽其才,更重要的是给全员职工一个观念:只要有能力,就有一个平台,施展才华。这就是王新华的智慧和胸怀。
人才济济,必成大事。王新华旗下的人才,研制了一个个白酒品牌,六年珍品、九年佳品、十二年御品、招财、进宝、福到等琳琅满目,最近即将推出“精”、“妙”、“神”大曲酒。现在已有8大系列、80多个品种酒流通于市场。营销网络不断扩大,现在已占有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设有19个营销分公司,2500多个城镇销售点,在去年就实现了北酒南下计划。企业发展了,贡献在加大,职工待遇在提高,社会公益也加大了参与度。企业年年是纳税大户,并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长,职工工资经三次调整,不到两年人均上调130%。每年救助大学生,帮扶贫困户,关爱光荣院、敬老院、预备役、学校的款项都达20万元以上。人才,是企业的无价之宝。
企业的发展也给王新华带来一项项荣誉:“中国酒类流通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酿酒行业领军人物、中国酒业创新联盟副主席等等,数不胜数。在一年多时间里,企业共获国家、省、长春市级荣誉46项。王新华是个人才,他也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决心招揽天下人才,让榆树钱酒香飘天下。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