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不再靠土地吃饭。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四季度开始出现农民工回流。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由于无法找到工作而大规模返乡。专家表示,2009年,进城务工者整体的平均工资将被压低;而返乡农民工因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所限,除继续务农外,选择不多。
但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监测,生猪价格从2008年二季度起大幅度下滑,春节期间虽有小幅回升,但下行趋势并未改变;种植业中,除小麦受干旱影响价格没有下降之外,水稻、玉米价格仍整体下行。
耕地在逐渐减少,农产品的单产增幅有限,价格涨幅下降,种植业的收入状况,从增长来看,并不是太好。
面临农产品价格下行与就业形势严峻双重压力,2009年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如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事关扩大内需全局。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今年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平稳地增长,确保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如何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两会期间关注、讨论的热点。
王一新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
让农民有长期从事农业的动力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很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怎样才能让农民有长期从事农业的动力?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解决。第一,比较彻底的系统解决中国农民的福利系统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民保障体系的建立。第二,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应该法定化,而不是每年根据某一农产品过剩,临时出台一些措施。有这个保证以后,农民才会进行一个长线的投资。第三,要通过一些立法或者办法,要求从事农业的加工贸易企业或者一些农村企业,跟上游的种植企业或农户进行接轨,要让农民不仅仅从事种植,还要分享流通加工领域的增值好处,只有把这个上下游捆在一起,农业才是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