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沪深股市表现强劲,沪指一举攀升至2300点上方,给市场留下些许遐想。然而,持续反弹的梦想很快被打破。在接下来的四个交易日中,股指接连跳水,沪指快速回到2100点以下,深指则从8700点水平下挫至7600点。
综合一周来看,沪指全周下跌7.9%,深指全周下跌9.68%。分行业看,本周各大行业指数无一上涨,采掘、电子、造纸、传播、金属等行业指数跌幅居前。个股方面,本周共有90只个股累计上涨,而下跌个股多达1461只。在股指的急剧下行中,市场成交量也出现缩水,本周两市日均成交2052亿元,较上周萎缩近6%。
流动性推动此轮股市上涨的说法几成业界共识,而股市的回调似乎也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周,央行发行400亿元3月期央票,同时开展了500亿元90天期正回购操作。这是央行连续四周发行3月期央票,也保持了2月以来的资金净回笼态势。
尽管难以找到这些资金与股市的直接链条,但是资金推动型市场对流动性的敏感不言而喻。实际上,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除去自身回调压力外,上周A股的下挫即部分源自监管层将查信贷资金流向的消息,这导致一些资金流出股市。
而本周市场上关于一些经济数据的传言再度引发人们对实体经济的担忧。央行本周发布的报告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仍可能趋于下行,复苏尚需时日,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在需求减弱背景下,企业效益继而财政收入会受到影响。
国际市场本周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道琼斯指数跌幅4.11%,创下7062.93点的近12年新低,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下挫4.54%和4.4%。美股的持续大幅走低显示人们对美国经济依然缺乏信心。
灵敏而情绪化的市场总是会在一定时段对影响其走势的因素做出剧烈反应。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周A股遭重挫,曾经隐而不发的限售股解禁问题重又浮出水面,悲观情绪再次笼罩市场。 抛开眼前的各种负面信息,一些分析人士仍然认为,目前我国经济最坏的时刻正在过去。央行200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加之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发挥效应,国民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回到流动性上来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央行今年金融调控的首要任务,与此相伴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仍是央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未来一段时间,涉及流动性的举措将对股市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而步入3月份,大批限售股解禁,上市公司年报发布,这些因素在股市中的作用可能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