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面不支持大盘股行情
作为本轮行情的人气板块,中小盘股借助各类或实或虚的题材已有大幅反弹,代表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年初以来截至上周累计上涨39.48%,而代表中盘股的中证200指数则上涨37.97%。中小盘股目前面临的不利处境在于,其一是前期涨幅巨大,累积了较多获利盘;其二则是随着4万亿元投资、产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尘埃落定,炒作热情渐渐弱化。因此一旦市场震荡加剧,获利资金势必选择离场观望。
不过,行情发展的最大制约还在于大盘蓝筹股。在本轮反弹的后半段,投资者普遍将市场上升的动力寄托于大盘蓝筹股的补涨。可惜,大盘股不可能像小盘股那样仅仅凭借几条政策措施就能随意打开想象空间,主导这些权重板块的机构投资者不可能脱离实实在在的宏观数据和基本面预期来进行操作。
就基本面而言,虽然大家能够勉强从PMI、信贷增速、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等经济信息中找到做多周期性大盘股的理由,但这显然还不足以冲消投资者的众多顾虑,例如如此高的信贷增速能否持续到第二季度,私人部门的投资将出现怎样的萎缩。特别是近日海外金融市场再度陷于动荡,各主要经济体增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银行、石油石化、煤炭、钢铁等周期性大盘股欲涨还跌的走势。我们注意到,上周三中证100指数大跌4.96%,远高于中证200指数的3.78%和中证500指数的3.86%;而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建设银行、中国神华6只股票就拖累上证指数近50个点。
市场后续资金仍充足
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内市场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但这属于急速上涨后正常的回调,预计调整空间不会太大,2100点区域有望发挥较好的支撑作用,消化调整压力后的市场机会仍值得期待。
支持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仍在于充裕的流动性。由于各商业银行对优质项目的争抢,预计整个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都将较为积极,而前期大幅降息催生流动性的效果仍将逐步显现。至于市场所关注的信贷资金是否间接流入股市的问题,我们认为,即便这一资金来源被严厉监管后部分截断,也无法抑制其他途径资金向市场的流动。毕竟当前实体经济的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民间资金在国有资本垄断的背景下又无法进入前景相对稳定的行业,因此选择入市投资或短线投机自然成为合理的选择。另外,新基金股票仓位的提升,以及近期新募集基金的设立,都将为市场提供后续的资金来源。
此外,从决定市场重心的大盘权重股来看,在经历了前期的估值修正后,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目前仍处合理水平(中证100指数静态市盈率约15倍)。预计大盘权重股将在小幅调整后回归前期震荡的箱体区域,并形成稳定大盘的主要力量。
考虑到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周期性大盘股不易出现明显机会,这意味着指数的运行空间受到约束,后市机会仍将来自于中小盘股的结构性行情。由于新能源、医药、航天军工、电力设备、农业等行业具备相对确定的增长预期,主流资金在这些板块中的反复运作将是未来行情的重要特征。待相关板块调整到位后,投资者可把握下一轮波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