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资本 > 正文
牛年股市“真牛” 反弹应该会有更高目标
来源:  2015-12-21 07:57 作者:

  
     插图:股市上涨 中新社发 五河 摄

  本周四大盘经历了一波惊涛骇浪,不少人以为反弹行情凶多吉少,岂料股指又奇迹般地拉了起来;周五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将2300点踩在脚下。看来本次行情绝非冲动性反弹,而应该是一轮有准备的阶段性反转,自大盘突破2100点以来,一直维持着较为强势的上行走势,且调整基本上都是在盘中完成,这样的走势说明本次反弹应该会有更高的目标。

  从多视角看本轮行情的动因

  李志林(忠言)

  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近期有一种流行甚广的观点:本轮行情纯粹是资金推动型,言下之意是行情脱离了经济面、业绩面,太过投机。更有人在媒体上说,这么大的量,肯定是信贷资金没有流入企业而是流入了股市。笔者认为,若举不出是哪一家银行贷给哪一家企业、有多少资金进入股市的证据,便属主观臆测、信口开河,故有必要加以匡正。

  本轮行情不是一元(资金)推动,而是多元推动。

  一、政策推动。无论是汇金公司增持三大银行股、印花税单边征收和国资委要求央企回购上市公司股份的三大政策,还是增加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或是中央制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乃至国务院陆续批准的产业振兴规划,股市掀起的行情无不打上“政策推动”的烙印。

  二、经济推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在美、英、法、德、意、日各大国均宣告2009年经济为负增长时,唯独中国在2008年GDP达到9.4%基础上,2009年仍坚决提出“保八”的经济目标。元旦刚过,就紧锣密鼓地推出汽车、钢铁、装备、纺织、船舶等五个产业振兴规划,另外几个产业的振兴规划也将快速推出,这几乎涵盖了股市绝大多数板块和个股,再加上12月和1月经济出现回暖的苗头,使股市的上升有了切实的理由。

  三、超跌推动。在金融危机发生地的美国,股指最大跌幅仅45%;而全球一枝独秀且有望最早复苏的中国,股指却暴跌了73%。跌得越深,反弹自然越早越快越高。目前上证指数只是从1664点涨到2300多点,属于理性、正当、合理的恢复性行情。

  四、信心推动。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信心市场,虽然目前股市的反弹还不能从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上得到实证支持,但反映了广大投资者对强大国力和人民创造力的信心,对振兴经济的一系列政策、规划、措施有信心,对中国的企业和上市公司有信心,对经济“保八”有信心。所以,本轮反弹是建立在良好的理性预期基础上的。五、成长性推动。纵观世界股市历史,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熊市时,最有价值和最有机会的投资是中小市值品种。本轮结构性牛市是以中小市值股为主体,以产业振兴规划为核心,以主题投资、题材投资、预期投资、股本扩张投资、购并重组投资为主线。一言以蔽之,是靠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推动。这种投资理念无疑是理性、健康的。

  六、扩内需推动。要实现“保八”经济目标,除了4万亿投资外,出口必须增长10%,但今年出口增幅大幅下降甚至零增长的可能性相当大,为此必须靠振兴股市,形成财富效应来拉动房市和车市,切不可等闲视之。

  七、资金推动。基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1月份信贷投放增至1.62万亿,整个社会的货币流动性紧缩状况迅速改观,市场的悲观预期明显改变。随着股市节节上涨、中小盘股大面积大幅上扬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居民储蓄、私人资本、实业资本的剩余资金、高位兑现大小非的资金大量进入股市,这是美欧各国望尘莫及的,人们理应为之高兴才对,切不可用“资金推动”来为行情定性。

  总之,本轮行情多元推动是“因”,资金推动是“果”,有“因”才能有“果”。切不可本末倒置,倒“果”为“因”,杞人忧天,错失行情。(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大盘股:距离春天还有点远

  桂浩明

  股市涨了,大家当然都高兴,只是高兴的程度有所不同。对于那些重点持有大盘股的投资者来说,虽然这段时间也算是赚了钱,但毕竟幅度不是很大。以上证指数创出去年年度低点的10月28日为基点,据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统计,到现在大盘股指数的涨幅超过38%,中盘股指数的涨幅则在66%以上,小盘股指数的涨幅更是高达73%。一比较,中盘股比大盘股多涨了约72%,小盘股比大盘股多涨了90%还多。这一比,比出了这波行情的特点——中小盘股票领涨,而大盘股只是尾随。

  从以往的经验看,行情运行到一定阶段时,市场风格会出现变化,也就是热点开始切换。如果是以市值大小作为标的的话,大盘股与中小盘股也存在一个轮换的问题,市场会从重点操作大盘股变为中小盘股或者是相反。在前两年的大牛市中,尽管投资主题在不断改变,但就操作风格而言,确实存在大盘股与中小盘股轮番启动的现象。在这次行情中,中小盘股已持续领涨了三个多月,且其上涨的幅度也与大盘股拉开了不小的差距,现在是否到了该大盘股领涨的时候了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关心,机构投资者也是很关心的。数据显示,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手里大把大把的是流通市值大的品种,这样在眼下的行情中就显得有点被动,其平均市值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大盘,如果大盘股能启动,这种被动局面就能得到改变。

  应该说,大盘股的启动是必然的,关键是在什么时间。在笔者看来,至少在短期内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其原因恐怕有这么几点:一是目前的行情基本上属于资金推动+题材发挥型,并没有太多的价值投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中小盘股更容易获得认同。考虑到现在实体经济还处于筑底的过程中,无法对大盘股的上涨提供业绩预期方面的支持,大盘股缺少启动的依据;其次,虽然目前沪深股市的日成交额已达到2500亿元左右,从理论上来说已具备了引发大盘股上涨所需要的资金潜力。但考察这波股市的上涨,真正属于增量的资金进入并不是很充分,大量的是存量资金在盘中活动,这就导致时下热门股票的换手相当频繁。显然,太多的题材以及相对低廉的交易成本,促使很多投资者热衷于来回做差价。这样一来,对于那些相对冷门的股票来说,很少有资金介入,更鲜有能做成差价的,其也难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最后,从一些市场现象中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现在采取的是灵活的投资策略,它们也在很大程度上介入了对中小市值题材股的炒作。这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基金对大盘股的兴趣也是有限的。如此一来,实际上使得大盘股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因此只能说,大盘股的春天现在还没有来临。

  也许随着股市的继续上涨,从比价效应出发,人们的注意力也会慢慢地转移到大盘股上。只是在操作上,时下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中小盘股上。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