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困难
课题组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独具的全球性、滞缩性、波浪性等特点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并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伤害,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低迷调整。当前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一些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危机冲击波。2009年尤其是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困难期。
全球一体化伴随着科技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将金融危机传导至世界各国,带来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第一次的全球性危机。其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大,前所未有。不仅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受到严重的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1月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2.2%调低为0.5%,预计发达经济体经济下降2%;世行2008年12月初预计,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将从上年的3.7%下滑至2.5%,而2009年则为0.9%。其中,欧元区、日本和美国经济2009年将分别出现0.6%、0.1%和0.5%的负增长。
由先前的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到现在的经济危机、失业危机、社会危机及信心危机,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打击形成了恶性循环,世界经济势必将经历较长时间的低迷调整。
由于中国高企的外贸依存度(2007年为66.8%),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中国工业企业存货大量增加,生产急剧减速;存货调整导致产品价格水平下滑,带来通货紧缩压力;前期的原材料价格暴涨加之目前的产品销售困难和售价下降致使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并导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随着全球经济的继续恶化,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范围将扩大,冲击程度加深。一方面,工业生产放缓将波及到第三产业,拉低宏观经济增速的同时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将对国内消费需求带来冲击;另一方面,工业生产放缓意味着工业企业投资意愿疲弱,进而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项目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大的工业投资项目,导致后续投资增长乏力。多重负面因素交织影响,中国经济在2009年将遭遇最困难的调整。
所幸的是,中国经济相对于世界来说,确定性要大得多,有希望在第三季度至年底陆续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