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资本 > 正文
商务部:政府发消费券效果显现(1)
来源:  2015-12-21 07:13 作者:
     全球经济衰退,外需急剧下降,扩大内需成为国家的经济战略。如何才能扩大内需?一般来说有3种途径,除了投资驱动、结构升级,还包括消费拉动。为了拉动消费,各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成都、杭州等地发放消费券就是其一。昨天上午,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发消费券是可行选择,对拉动消费起推动作用。”

  成都、杭州发放消费券的效果究竟如何?对哪些消费项目有了明显的拉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姜增伟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成都等地发放消费券的行为表示肯定,“一些城市比如成都、杭州发放了一些消费券,据我了解,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昨日在“活流通,扩大消费”新闻发布会上对成都等地发放消费券的行为表示肯定,“一些城市比如成都、杭州发放了一些消费券,据我了解,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消费券已产生效果

  继去年12月22日成都发放消费券后,1月21日起杭州市也拿出1亿元给市民发放消费券。来自杭州市财政局的消息称,市民消费券首日预约便兑付1600多万元,而成都市民政局也表示,去年年终发放的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

  姜增伟表示,国家在今年初已为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每人100~150元。“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应该是扩大消费的主要举措,同时也要保证建立覆盖面宽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会实行BuyChina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虽然美国参议院被迫修改了刺激经济计划中附加的“只买美国货”条款,但2月6日,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一项“雇美国人”议案。

  有记者提问,中国是否会参照美国做法通过“BuyChina”推动内需,姜增伟表示:“中国不会实行BuyChina”,他解释说,中国的商品市场80%以上主要基于国内生产,而且这些商品还在扩大,但是相当一部分商品是需要从国际市场补充的,或者是要购买的。不仅仅是工业原料品,还包括奢侈品、农产品等。

  鼓励“农超对接”

  近期,沃尔玛、肯德基等跨国公司都出现了降价促销的现象。节后,一些国内商家也打出了降价的旗号。

  姜增伟坦言,个别企业确实存在向供应商转嫁促销成本,虚假促销,坑害消费者的情况,已经损害了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强调商务部将会同工商总局和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加大对各种促销活动违法行为的查处。“这项工作将作为今年扩大消费的重点。”

  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进一步表示:“我最近跟家乐福、沃尔玛谈了,让他们在开拓农村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是农超对接。目前我国的农副产品流通环节过多。”

  增加政府储备品种

  姜增伟在会后还表示,将加强各级政府的储备责任,储备品种要增加,比如方便面、蜡烛、矿泉水都要做应急储备。同时,对商业储备要进行大力调整,通过合同的方式,一旦需要,就把正常经营的商品纳入政府储备,政府给予企业一定补贴,通过这两个途径来建立中国市场调配的网络,也保持在特殊时期价格的稳定。

  去年底,商务部对2009年上半年国内商品市场价格趋势组织了专项调研。姜增伟表示,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

[1] [2] [3]

编辑:卓越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