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布的《2008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去年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债券发行品种更加丰富、银行间市场交易更加活跃、货币市场利率与债券收益率曲线总体下行、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运行平稳等五大特点。
债券发行品种与信用层次进一步丰富
央行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25625.8亿元,同比增加16.9%,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加。2008年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10.3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额为10万亿元,同比增加19.7%。
数据显示出2008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品种和信用层次更加丰富。在继续稳步推动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发行的同时,国家允许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中期票据,直接融资渠道正进一步拓宽。
去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也迅速发展,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短期融资券269只,累计发行面额4308.5亿元,中期票据41只,累计发行面额1737亿元。债券发行期限结构中,中短期债券发行比重较大,期限5年以内的债券发行量占比47.2%。
银行间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2008年,银行间市场累计成交110.29万亿元,市场运行呈现出成交量继续大幅增长、短期交易占比高增的特点。
央行数据显示,2008年,银行间市场成交量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55.3%,其中,现券成交量同比增长近138%;同业拆借成交量同比增长41%;回购成交量同比增长近30%。
其中,短期交易占比高增。2008年银行间市场交易中,隔夜拆借品种成交10.65万亿元,占拆借成交总量的70.8%;1天回购品种成交37.03万亿元,占回购成交总量的63.7%。
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总体下行
2008年,货币市场利率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初至9月份,货币市场利率阶段性宽幅波动,这一阶段基本是2007年市场利率走势的延续。第二阶段为10月份至年底,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24%,比1月份下降108个基点;12月份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22%,比1月份下降159个基点。
2008年,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下移,以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3月份,收益率曲线平行下移。3月末,国债各关键期限收益率较年初下降幅度均在30个基点以上。第二阶段为4-6月份,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上移。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增加幅度在30-60个基点之间,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增加最多,为60个基点。第三阶段为7月份至年末,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下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