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资本 > 正文
全球失衡危机下中国发展路径(1)
来源:  2015-12-21 07:12 作者:
     正当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纵深蔓延,世界各国全线阻击危机时,美国却抛出了全球失衡的根源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高储蓄率的论调,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中国,力图推卸肇发危机的责任。

  此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失衡与此前失衡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日益广泛的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体系的不断深化。全球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的严重失衡是危机的根源,而美国在这种失衡上负有根本的责任。

对中国来说,在正确认识这种危机根源的前提下,改善中国在全球贸易和金融分工中的地位,通过结构改革切实发展内需,发展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才是告别失衡迈向均衡增长的本义。

  什么样的全球失衡?

  全球为什么会产生储蓄和投资取向的不同模式?这需要从更深层面,从全球分工体系的结构上去考察。事实上,在过去的20多年中,全球产业分工深化、金融大发展、要素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霸权地位的巩固,使得全球分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失衡的核心问题和根源。

  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三类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以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

  在这个日益密切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一方面全球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促进了全球持续20多年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全球化的“盈余”分配结果更为悬殊。

  在这个国际分工体系中,美国和亚洲的消费—储蓄失衡,美国是双赤字、净负债,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中东、俄罗斯等石油输出国是贸易盈余,由此产生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但这些都是表象,表象的背后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导致的全球经济金融结构失衡。

[1] [2] [3]

编辑:卓越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