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葡萄酒 > 正文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葡萄酒产业(1)
来源:  2015-12-21 06:10 作者:

第一部分 葡萄种植业概况

一、酿酒葡萄种植业概况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酿酒葡萄的栽培,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


1、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该区域气候温暖、干旱、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雨量稀少,砂质土壤,是优质葡萄产区。近几年,这一地区的葡萄种植基地发展迅猛,已经成长为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产地。主要栽培酿酒葡萄品种为赤霞珠、品丽珠、霞多丽、蛇龙珠、西拉等。


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葡萄原酒产地,成规模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主要集中在霍尔果斯、玛纳斯、昌吉、准东(阜康)和焉耆等地区。近年来,焉耆县不断加大葡萄种植业发展力度,截至2009年6月,已完成葡萄种植2.8万亩,建成800亩优质葡萄苗木繁育基地。根据焉耆县政府规划,到2012年,焉耆县葡萄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形成年加工4万千升葡萄酒的生产能力;到2015年,焉耆县葡萄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形成年加工10万千升葡萄酒的能力。


2、东部地区,主要为山东地区,该区为海洋性大陆气候,无霜期170—200天,活动积温3853℃—4726℃。主要栽培酿酒葡萄品种为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雷司令等。


烟台产区是山东乃至全国的葡萄产业龙头地区,2008年,烟台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4万公顷,葡萄产量22.4万吨。


3、渤海湾及北京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地区。该地区为海洋性半干旱气候,活动积温3200℃—3500℃。主要栽培酿酒葡萄品种为意斯林、霞多丽、雷司令等。


这一地区广泛分布着优质小产区,昌黎、沙城、怀来、卢龙、延庆等地区,葡萄种植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其中,延庆规划在今后的15年中,建设优质酿酒葡萄基地2万余亩,建成40家—50家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休闲及高档葡萄酒生产、葡萄酒文化体验和传播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酒庄群。


4、东北地区,主要有辽宁、吉林两省。该区域是我国葡萄酒工业化酿造历史较早的地区,气候寒冷,部分地区栽培有霞多丽、赤霞珠、威代尔等品种,主要栽培酿酒葡萄品种为山葡萄,如左山一、双优、双红等,以及山欧杂种,如北醇、公酿一号等。


吉林省的通化地区已经形成山葡萄特色的葡萄酒产业。特别是柳河县,已经发展葡萄酒企业40余家,当地政府根据当地山葡萄酒产业发展实际,先后成立了柳河县山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山葡萄酒商会和柳河县山葡萄酒产业发展办公室、长白山山葡萄创新中心和山葡萄种植协会,为高质量发展柳河县山葡萄酒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葡萄栽培技术的进步


1、葡萄架形的变化。20世纪,我国北方需要埋土防寒地区主要是大棚架和龙干形修剪,不埋土地区主要是篱架、多主蔓扇形整枝及小棚架栽培。如今,我国已经逐渐改变了几十年来传统的棚架和多主蔓扇形整枝的栽培方式,在不埋土地区多采用单干双臂形、双干双层双臂形等,北方埋土防寒地区多用小棚架栽培,某些地方采用篱架栽培。


2、修剪方式的变化。过去,修剪均采用长梢修剪、中梢修剪或长、中、短相结合的修剪方式。现在,逐渐采用短梢修剪或中、短梢相结合的修剪方法。


3、埋土防寒方式的变化。以往由于采用的繁殖方式多为扦插育苗,故埋土深、覆土层厚,费时、费工。随着抗寒砧木与众的进行及抗寒新品种的培育,抗寒栽培由原来的单一埋土防寒变为抗寒砧木+抗寒品种+埋土等,原来处于埋土、非埋土边界地区也采用非埋土防寒地区的栽培方式。


4、、无毒苗木的研究与推广。病毒病对葡萄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寿命都有较大影响。经过科研院所的研究,我国自行生产的无病毒苗木已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

[1] [2] [3] [4] [5]

编辑:编辑:张勇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