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葡萄酒 > 正文
特色国产酒开始讲“中国的故事”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4-13 10:00 作者:魏琳
  3月23日上午,国内首部葡萄酒课程DSW继北京、上海开讲后,第三站正式走进成都。这是DSW课程被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收录、升级为国家级课程后的首次开课。
     作为主讲人之一,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老师表示,能讲葡萄酒的讲师,在全国大约有万数以上,但都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而DSW课程是要讲中国葡萄酒的故事。他希望通过这一课程,建立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完整体系,加大国产酒的推广和品味提升。
     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成熟度逐渐上升,葡萄酒消费越来越趋于向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区集中。面对这一趋势,不仅进口葡萄酒加大了品牌推广力度,国产酒也在强化自身的产区影响和品牌认知。
     在今年春季全国糖酒会期间,以中国葡萄酒为主要对象的活动与往年相比大幅增多。除中国葡萄酒课程成都开讲外,3月23日下午,由全国近20家地方葡萄酒行业协会自发作为创始会员的中国葡萄酒协会联盟在成都宣告成立;3月24日,“联合驱动梦想”中国旅游酒庄联盟发起论坛暨庄主汇盟在成都举行;3月25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3月25日,2015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发布会在成都举办。
     越来越多的曝光率,显现了国产葡萄酒广阔的市场前景。葡萄酒知识体系的丰富、逐渐增多的联盟、产区意识的觉醒,以及日益涌现的特色品牌和产品,正在让中国葡萄酒的故事被更多人熟知和接受。
建立国产酒系统认知
     在郭松泉看来,一个课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需要学员们正面地接受,需要有各个层面的大力推广,需要身在行业的人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并坚守前行,四者缺一不可,才有可能显著推动中国葡萄酒的普及和提高。如今中国葡萄酒课程开课是走出了第一步,为此他预计先讲10年。
     此次DSW课程首先从中国葡萄酒近代发展史入手,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企业或代表事件进行解读,系统呈现了中国葡萄酒自清末以来的历史脉络、科研成果和产区划分依据。这些内容对于丰富中国葡萄酒文化体系、建立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的系统认知和消费信心有着重要意义。
     比如,根据不同时期的产量发展特点,郭松泉将1949年至今这60多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1949年至1979年为稳定期,这一时期以计划经济和解决温饱为特点,期间完成了从1949年的85吨到1979年的28516吨的跨越;
     从1980年至1988年为发展期,这9年间我国出现了第一瓶干白和第一瓶干红以及若干合资企业。产量从1980年的77900吨发展到2002年前的顶峰——1988年的308500吨;
     从1989年至1996年为不稳定期,这一时期由于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鱼龙混杂,产量呈现不稳定和下降趋势;
     从1997年至2008年为理智投资和稳步发展期,这个时期的产量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主要是1996年底开始的干红葡萄酒热启动了高档葡萄酒的市场、生产和酿酒葡萄的种植产业,从该年度的17万吨产量开始,直到2008年的近70万吨,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呈现直线快速增长,成为世界葡萄酒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
     从2008年至2013年为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的兼容并蓄期,这个时期进口葡萄酒销量的猛增给消费者提供了更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多的选择,展现了葡萄酒世界的丰富多元。由于土地的珍贵、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等原因,葡萄酒的生产基地由东部转向西部。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
     通过对这五个阶段的分类解读,能够清晰地呈现中国葡萄酒在建国以来的发展脉络,而其中的因果联系也有助于行业人士和消费者更加理解中国葡萄酒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这还仅仅只是立足于产量变化的一个小切口。目前推行的中国葡萄酒课程内容,基本都来自于中国葡萄酒第一世家郭氏家族和其他授课者扎根国产葡萄酒多年的积累,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对于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随着中国葡萄酒课程在各地推广和授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聆听到中国葡萄酒的故事。
读懂中国人的心和味蕾
     与进口葡萄酒相比,国产葡萄酒的优势之一在于拥有更多便利去掌握中国消费者的特征,而这对于国产酒确立市场策略有着很实用的指导性。
     郭松泉在中国葡萄酒课程中也特别设立了针对中国人口感、消费习惯的讲解内容。他表示,从口味特征来看,湘、赣、鄂、川等南方区域潮湿闷热,难以排汗,人易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因而形成吃辣的习惯;山西人爱吃酸,是因为地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钙,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多吃酸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病;北京冬季寒冷干燥,蔬菜也难以过冬,于是多把菜腌制保存,逐渐养成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多菜多果,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郭松泉认为,国产葡萄酒应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和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特征决定是引导市场还是迎合市场,以及适应消费市场的所需产品。
     针对现阶段普通葡萄酒消费者,郭松泉还归纳了他们的整体口味特征:香味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消费者更喜欢香味品种;半干、半甜或绝干产品,更喜欢前两者;果香与酒香,更喜欢果香;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相比,更喜欢红葡萄酒;单宁轻与单宁重,更喜欢单宁轻的;酸中与酸高,更喜欢酸中的;新酒和老酒,更喜欢新酒;酒体更喜欢中或轻的。
     从分等上看,郭松泉认为中国葡萄酒可分为特级酒、优质酒和佐餐酒,其中特级酒主要的消费场合是个人饮用或与朋友分享,并伴以美食大餐,消费人群以高收入的葡萄酒爱好者和收藏者为主,选择标准是产品质量;优质酒的消费场合主要是精美餐饮或鸡尾酒会,消费人群多是追求高质量产品的年轻葡萄酒爱好者,选择标准除了质量外,对产品价格也会关注;佐餐酒主要是用于集体或个人饮用,消费人群主要为日常饮用者,选择标准主要是产品的价格。
     “无论任何国家和消费人群,其产量和消费都呈现金字塔形。特级酒即酒庄酒,是一个国家或产区的代表,做这样的酒需要时间,成本也甚高;佐餐酒价格实惠,适合普通消费者随意大量饮用。媒体和舆论在强调特级酒高雅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佐餐酒的大众消费功能。”郭松泉表示,葡萄酒应从高高的象牙塔中走出,成为普通老百姓的饮品。
特色酒将成中国代言
     在此次成都开讲的品酒实践环节,主讲人之一、著名葡萄酒专家张春娅老师指导现场学员品鉴了贺东庄园霞多丽干白葡萄酒、戎子酒庄小戎子桃红葡萄酒、宁夏红金色传杞·枸杞干红、新疆芳香庄园干红葡萄酒、北冰红冰红葡萄酒等特色国产酒。这些国产酒的优异品质让现场学员对中国葡萄酒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在过去对国产葡萄酒的认识中,品质不高和缺乏差异性往往成为限制国产酒发展的瓶颈。不过,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逐渐成熟,一些产区和品牌已经表现出了个性化发展趋势,并在品质上有了极大提升。
     比如本届糖酒会上曝光率颇高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通过小酒庄、大产区的宁夏模式树立了自身的产区优势,而同属于西部地区的新疆葡萄酒产区则确立了以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为主攻方向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在西部地区涌现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优质国产葡萄酒,让西部产区渐渐显露出独特的产区魅力。
     目前,宁夏、新疆和甘肃等西部省区也已先后将葡萄酒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在部分区域,葡萄酒甚至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这都为西部产区葡萄酒品质提升和个性凸显提供了非常大的动力。
     随着国产葡萄酒品牌化、差异化发展日渐成熟,未来或许有更多的特色产区和特色产品进入到大众消费者视线。借由这些产区和产品的吸引力,中国葡萄酒才能更深入人心。或许这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正如郭松泉老师准备用10年时间来讲一堂课,国产葡萄酒也应有更多耐心来书写中国葡萄酒的故事。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