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啤酒 > 正文
创新环保做法,污水处理“零费用”
来源:  2015-12-21 06:34 作者:

     近年来,青岛啤酒在低碳方面的作为,并非“为低而低”,而是要打一场低碳的持久战。

     从青岛啤酒日照工厂查核归来的杨巧华欣喜地告诉记者:“2011年,日照公司在污水处理上有了新亮点和新突破,已经达到了污水的‘零费用’处理,这是我们公司在环保上的创新做法。”

     记者了解到,2010年达产的青岛啤酒(日照)有限公司的能耗指标,现在已经达到了世界啤酒业的先进水平。据统计,2010年日照公司能耗指标低于公司平均水平32%。

     对于污水处理的“零费用”,青岛啤酒(日照)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天堂给《华夏酒报》记者详细地解释道:“我们选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将该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经脱水脱硫处理后用于沼气锅炉燃烧利用,产生蒸汽;污水处理水被用做城市景观用水;处理后的污泥被制成花肥……全部实现变废为宝。”

     “在沼气锅炉运行良好的情况下,预计2011年沼气锅炉经济效益大于污水运行产生的费用,实现污水运行‘零费用’”。顾天堂表示,“也就是说我们做环保,不光有投入,也已经有产出”。截至2011年4月,青岛啤酒下属50多家工厂已实现了12家二氧化碳的“零采购”。目前,通过最佳实践交流,青岛啤酒的低碳环保创新做法纵向上从一家向多家工厂推广应用,横向上将好办法广泛地推介给社会其他工业企业,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杨巧华告诉记者:“经过监测,青岛啤酒厂的污水处理水二十多个指标全部符合绿化用水标准。除满足工厂自身绿化用水外,我们的污水处理水还用于市北区园林绿化公司,浇灌市北区190万平方米的花草树木,回馈社区居民。”

     诸如此类的环保实例,在青岛啤酒不胜枚举,而不断创新的环保做法,正在青啤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比如青啤二厂经过处理后的废水能够实现“水复其清,鱼生于水”的效果,每天6000—7000吨的景观用水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张村河,青啤二厂也由此成为行业内首家“景观用水”达标排放的企业。而青啤南宁工厂因地制宜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创新做法,也被当地环保部门树为典范。

     这就是青岛啤酒公司所要追求的绿色责任方向。在过去的8年中,青岛啤酒这家始建于1903年的百年老店,年销售额从2002年的6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96.1亿元,品牌价值从2002年的75.8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26.18亿元,在中国拥有50多家啤酒工厂,遍布于19个省、市、自治区,高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是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并且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近年来,青岛啤酒将目光转向绿色和低碳环保。其认为:企业做大不是资本的放大,而是责任的做大,能力的做强,境界的做高。在过去的数年间,青岛啤酒反复强调的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用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传统的产业更加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隐含着一种绿色转型。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王晓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