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对青岛啤酒博物馆里的老设备很感兴趣。
本报组织的“饮食质量放心行”活动颇受岛城市民喜爱,近期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对青岛啤酒的制作比较感兴趣,如今借着啤酒节欢乐的气氛,本报联合青啤公司共同举办了这次青岛啤酒博物馆欢乐之旅,为您揭开“琼浆玉液”真正的制作奥秘。
现场感受百年青啤
8月20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了位于登州路56号的青岛啤酒博物馆。许多岛城市民都知道青岛啤酒博物馆,但走进去欣赏的机会却很少,这次活动共有35名市民参加。“据说啤酒厂1903年就建厂了,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霜,作为青岛人一直想来看看啤酒博物馆,这次活动刚好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市民李女士说。
整个临街建筑外墙以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进行改造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展出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共分为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区三个参观游览区域。游览路线则根据游览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对老厂房的介绍和对新车间的参观。
记者跟随游客一同进入第一区域——百年历史和文化展区。在这里,顺着时空的脉络,大家通过详尽的图文资料,了解了青啤的悠久历史。看着百年前青啤厂的照片和1903年工厂的场景模型,参观市民们发出阵阵感叹。家住麦岛的王美玲女士是带着儿子来的。王女士说:“19日是孩子的生日,现在带他来参加这个活动,了解一下青岛啤酒的百年历史、看看酿酒的流程,也算是给孩子的一个生日礼物吧。”
随后大家来到生产工艺流程区域,了解了青岛啤酒的生产流程及历史沿革。今年65岁的肖敬平老先生和夫人一起来参观啤酒博物馆,他们是第一次参加半岛都市报组织的活动。“虽然以前也参观过啤酒博物馆,但是这次的感觉很不一样,大家从岛城的各个地方赶过来是为了共同的兴趣,感觉特别棒。”肖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抓起一把展示区内的大麦颗粒闻了闻,不禁感到香意醉人。
车间还原生产流程
在馆内导游的引领下游客见到了啤酒厂最初的生产车间,经过特别的设计,车间真实还原了古老的生产流程。阳光洒落在古老的设备上,反射出特别的金属光泽。在游览过程中,许多参观者驻足在一台黑色金属包边的机器旁悉心观赏,这个外观娇小的机器却来头不小,据说是镇馆之宝——“西门子的电动机”。这个“宝贝 ”是厂里最早的生产设备,尤受珍视。游览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为参观者详细解答各种疑问,使大家在尽情欢乐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走出“历史的长廊”,参观者进入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车间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清爽 、干净。玻璃把游览区和工作区分隔在两个世界里。宽敞明亮的车间经过人性化的设计,采用全流水线生产,只有少数几个工人在关键环节实际操作,大部分生产依赖于机器。
醉酒小屋“醉”倒不少人
现场最受欢迎的要属互动游戏“醉酒小屋”了。“在醉酒小屋里走一走,就算滴酒未饮也能体验酒醉的感觉。”解说员这样一说便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记者观察到,这个写有“醉酒小屋”的木房子造型精致优美,外面的墙上挂着一个电视屏幕,通过屏幕,记者可以看到进入小屋的人们的醉酒姿态,只见里面的人们东倒西歪,真的就像喝醉了一样,非常有趣。到底这个小屋里有什么秘密呢?很多人决定亲自试试,大家进去时很清醒,结果出来时个个都说“真晕”。同行的张蕾女士刚刚从小屋里出来,她说:“这小屋真神了,在里面感觉天旋地转的,现在出来头还是晕晕的。”原来醉酒小屋利用了高科技技术让体验者进去走几步就能真切体验醉酒后的幻觉:陡然间失去平衡,像醉酒一样头晕目眩、跌跌撞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