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胡江北正式走上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的岗位。刚上任,面临很多问题:如何处理好与基层管理者的关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上不去,怎么办?生产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有待加强?市场做大了,生产任务也加重了,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如何发挥最大效益?
这些问题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深入车间,才能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于是,他每天的时间安排就这样定下来了:一天中4个小时在车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两个小时用来思考和安排下一步的生产计划等;1个小时与员工聊天和谈心,随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1个小时看书、上网,了解时事新闻、行业资讯等。
胡江北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稻花香酒业生产部正悄然发生变化:员工的积极性高涨了,生产程序更加规范了,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了,车间主任的工作目标和思路也比以前明确了……
是什么促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走动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过程管理非常重要。作为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基层,随时了解生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生产有序进行。”胡江北经常在管理干部会议上强调这个问题,他自己每天基本上有4个小时待在车间里。
基层管理人员不需要在流水线上作业,很容易造成管理者与生产一线脱节。在胡江北的要求下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车间主任、大班长经常到线上查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一次,胡江北在车间检查时,发现二车间有违规接线问题,在了解情况后,他要求车间主任立即处理,买来电线插座,重新接线,杜绝了安全隐患。车间里的事情,在胡江北那里,不管大小,他都会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即使是交给下属去处理的事情,事后他都会询问一下处理的情况,力求严谨、务实。
“大小班长制”强化竞争意识
流水线操作讲究技术的熟练运用,很多人几乎是年复一年的在同一岗位上从事着同一操作,刚参加工作的那股子冲劲和狠劲早就被磨灭殆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胡江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竞争意识的团队是不堪一击的,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让普通员工参与管理,采取竞岗、考评和末位淘汰的方式进行,促进员工奋进”,一个大胆的想法跳出来,他提出了“大小班长制”。
胡江北对包装车间每两条线设一位脱产大班长,每条线设一位不脱产小班长,3人共同管理两条线,各司其职。生产部定期对大小班长进行考核,凡是考评不合格者,大班长降为小班长,小班长降为职工。小班长由优秀职工产生,大班长由优秀小班长产生,小班长采取自荐、推荐和车间管理干部评选产生。
胡江北告诉笔者,这次改革激发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车间员工积极参加竞岗,踊跃参与管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水平,为公司今后扩大生产规模储备了管理人才。
让员工快乐而积极地工作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把纪律当成一种习惯,快乐而积极地工作。”谈到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时,胡江北这样说。
找员工谈心,加强沟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胡江北要求车间主任每星期要找一名重点职工谈心,大班长每两天找一名职工谈心,并做好记录。对员工在思想、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营造和谐生产环境,让每个人都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
“管理者与职工的距离拉近了,员工主动与我们交流思想,逐渐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我们开展工作也有针对性,生产部各项工作更加清晰化和规范化。”走访中,车间主任如是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