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以来,白酒业发展行情一路上扬,景气度高企。消费结构升级、吨酒价位拉升、“少喝酒、喝好酒”成为此期间提及率较高的关键词;茅台、五粮液每年的提价形成了业内的思维定势,即使在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的2009年,整个白酒行业增长势头仍然不减;部分二线名酒企业推出的高档、超高档白酒品牌甚至出现井喷现象。到2012年,白酒行业这段黄金般灿烂的发展已持续10年。
近日,《华夏酒报》记者专访了长期从事白酒产业研究的北京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林枫。
《华夏酒报》:在行业规模通过量价齐升快速放大的过程中,行业竞争格局和态势将出现什么样的特点?是否会有不同于以往的规律呢?
林枫:可以预见,行业竞争会更趋激烈。目前,白酒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即便是少数“龙头老大”相比于其它集中度高的行业骨干企业也不算大,都尚未形成完整的“供研产销”产业价值链能力。过去白酒行业的竞争要么是“小矮人”和“小矮人”之间的竞争,要么是“虚胖子”和“虚胖子”之间的竞争,但是未来的竞争将是“强者之争”。
从宏观层面而言,将会出现不同于以往的三大趋势。
第一是平台化趋势。即利用资本杠杆和产业并购的能力,整合多个品牌为一家企业所拥有,这家企业也许不为消费者所熟知,仅仅是一个平台化的运营商,但是这种平台化的多品牌运营商模式将会成为中国白酒产业整合后的存在形式,2015年之后,中国的“帝亚吉欧”必将出现。
第二是产区化趋势。四川省政府打造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掀开了产区化的大幕,产区是介于产业和企业品牌之间的一种存在形式,将成为白酒产业一种有生力量的构成。因为白酒产业是横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业态形式,第一产业中的原料、气候、水质直接决定了白酒的品质和气质,白酒生命是在具体产区物化环境中产生的,在消费者心智层面和产业资源整合方面的产区化抢夺,将在“十二五”期间被更多的地方政府所关注和推动。
第三是“500亿品牌群”时代的来临。除去茅台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五粮液以外,洋河、郎酒、汾酒如果持续5年保持40%的增长率,5年后将会达到或接近500亿的年销售额。
从目前形势来看,这种增长速度不是没有可能。届时,将有5家甚至更多的企业进入“500亿级”的阵营,这种量级的企业呈现群体出现的时候对于整个行业生态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