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引得社会各界刮目相看,业内同仁欢欣鼓舞。
但是,酒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酒业应该而且可能得到发展,这无可非议;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和地区制定较快发展的蓝图,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问题是,酒业的这种发展必须是适度的,不能是过快和过热的;酒业的这种发展必须是协调的,不能造成主观愿望和客观现状相脱节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酒业有过几次经济发展过热的教训,成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原因,成为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正在讨论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出现经济发展停滞等现象)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是:依靠经济转型,实现全面发展。在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酒业的发展也应该与国民经济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要求相一致,从注重量的增长转向注重质的提高,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在酒业此轮的发展热潮中,我们在部分地区比较明显地看到政府主导的迹象。
地方政府重视酒业的发展由来已久,“当好县长办好酒厂”,在一些酒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更是如此。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对酒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地方政府的支持,对酒业的发展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重投资、重项目、重速度、重行政干预等。
酒企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的同时,也要全面准确地介绍酒业的成绩和问题、现状和远景,对政府提出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要求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防止出现层层加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