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贯头山、曹雪芹等酒类品牌成为第二批中华老字号,文化振兴冀酒企业将再次成为河北酒业2011年的热门话题。
河北是中国白酒技术的发祥地之一。灿烂的造酒文明史,不仅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燕赵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智慧的燕赵先民曾创造了多项酒文化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年代最早的酿酒作坊遗址在河北;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酒曲实物在河北;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保存年代最久的酒实物在河北;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蒸馏酒锅实物也在河北。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两壶战国古酒,距今已保存了2300多年,仍然散发着酒香。这比欧洲保存的时间最早的酒要早1000多年,比徐州西汉楚王墓出土的酒早200多年……
唐五代和北宋时期,河北曾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丝织业的主产区,唐代河北的粮食产量和仓储量居全国十道之首,唐宋时期河北的白酒,名冠全国,据北宋张能臣的《酒名记》载:当时河北的名酒有:北京(大名)香桂法酒、真定府银光、河间府金波、玉酝,保州(今保定)巡边、银条、定州瓜曲错著水等等,这些名酒,不仅反映了当时河北酿酒业的规模,而且昭彰了河北酒文化的辉煌。
虽然酒文化如此重要,而且河北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河北省一些企业对文化缺乏认识,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影响,河北省酒业发展相对缓慢。
无论是对酒文化的认知,还是对酒文化的挖掘,与其他省份相比,酒类产销大省河北做得还远远不够。
目前,就市场容量方面来看,河北至少应有一家年销售额达30亿元的企业,2家达到15亿元的企业,5家达到5 亿元的企业,10家销售额在亿元左右的企业。但是,目前河北企业中,除了老白干、板城、山庄三大企业销售额突破了5亿元,多数企业仍在2000万到亿元之间徘徊。
因为河北省缺乏挖掘酒文化资源的力度等原因,河北酒企业只开发了酒水市场30%的容量。
2011年2月,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初步建立起文化发展新格局”的发展目标。《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明确具体,对于酒行业的文化振兴起到了极大鼓舞作用。在有利政策环境条件下,如何文化振兴冀酒将成为河北省各酒类企业在发展中探讨最多的话题。
目前河北省酒行业企业在河北省诗酒文化协会的牵头下已开始讨论用文化振兴冀酒。据了解,河北省将挖掘、推广悠久酿酒历史,树立消费者消费本地酒信心。
河北酿酒历史悠久,并在酿酒技术研究推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将这些企业文化营销的基础进行挖掘整理,并进行传播,让消费者认可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并形成“来到本地就应该消费本地酒,消费本地酒有面子”的心理,为企业提供健康发展的宏观环境。目前挖掘历史的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在挖掘历史的基础上,河北将在省内媒体统一传播河北省的酒历史文化,推广河北省知名酒品牌,树立河北省酒在河北省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河北省内的地方名酒企业也开始寻求突破增长的方法,贯头山、泥坑、祖山等地方名酒厂以地方市场为重点,深挖文化,加强市场推广,努力打造成地方名片。在唐山这一原京东名酒产区内,贯头山、盛世凤凰、丰年老酒、孤竹国等企业开始筹划进行联合推广,共同提升唐山酒的整体形象,以此促进地方酒业的崛起。邢台等城市的企业也计划效仿唐山模式,进行地方酒业振兴。
可以说,河北省内老名酒企业已经开始竞合发展,开始联合挖掘文化,并进行推广,提升地区酒业整体形象,促进产业发展,2011年文化振兴冀酒发展必将成为河北酒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