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酒通过十几年的卧薪尝胆,奋力开拓,取得了令行业瞩目的成绩。鲁酒产量、质量名列行业前茅,规模效应显现,特别是芝麻香型酒的发展成为带动鲁酒全面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在创新营销、品牌塑造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储备上,鲁酒与川、贵等强势白酒板块仍有差距。对于鲁酒的发展,《华夏酒报》记者在对鲁酒企业的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些声音:
不要站在鲁酒基础上看鲁酒
“当前,鲁酒的崛起和外拓市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鲁酒而言机遇很重要,但是走出山东,进军全国市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全国市场除了需要量的支撑,还要看品牌传播过程中产品的延伸情况和品牌在消费者当中的美誉度如何。”对于鲁酒,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恒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张恒录指出,鲁酒进入全国的机会很多,关键要看是否具备走出去的实力。鲁酒企业要想走出山东,首先要具备品牌和品质的实力,规模和人才的实力。如果规模达不到,人才储备缺乏,没有优秀的营销人才,走出去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鲁酒企业不要站在鲁酒的基础上看鲁酒,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整个白酒发展规划思路。把规模做起来,把品牌做出去,有了供应量的支撑,才可以说做到了全国市场。不能说走出了山东,走向了某些省市就算走向全国了,那不过是区域消费优势而已。市场拓展了,没有质量保证不行,所以企业需要创新科技、储备人才,除此之外还有储酒,这样才能保障市场长远发展。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及鲜明的区域特征对鲁酒影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响极为深远。为了抵御外来白酒对山东市场的侵蚀,鲁酒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应对措施。目前,鲁酒抱团规模优势凸显,低度浓香优势凸显,芝麻香优势凸显,鲁酒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众多优势凸显的情况下,鲁酒应在政府的号召下,抱团打天下,抱团是为了积小成大,形成规模优势,实现鲁酒的振兴。
以芝麻香为支点推动品牌再造
“如今,说起鲁酒不得不提芝麻香。去年山东举办的芝麻香白酒高峰论坛在行业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除了鲁酒企业外,现在四川、河南许多企业都在生产研发芝麻香型白酒。芝麻香白酒奠定了鲁酒在整个白酒行业的地位,这个站位比较好,虽然芝麻香的销量目前和浓、酱、清香型白酒无法比,但是鲁酒芝麻香的站位是很成功的,通过好的站位确定了鲁酒在行业中的地位。”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辉向《华夏酒报》记者谈论了鲁酒的发展形势。
张辉认为,鲁酒这几年产品结构的升级比较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升级产品,实现了鲁酒品牌的再造。他强调,在品牌中加上前缀或后缀不能叫再造,只能说是品牌的提升。提升和再造是不同的概念,提升是原有产品的提高,而再造则是完整的体系。比如,鲁酒中的国井、五岳独尊等都实现了品牌的再造。扳倒井品牌再造突出国井,以前没有好的支撑点,浓香支撑不起来,现在芝麻香足以支撑起来鲁酒的品牌再造。
鲁酒竞争从单支点到多支点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市场营销。市场如战场,谁能把营销做得更好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张辉认为,在白酒行业,营销模式很重要,谁掌握模式谁就是行业的老大。
山东市场和别的省不一样,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品牌,而经销商也很多,这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一个经销商整合不了一个县级市场、一个地级市场,任何一个品牌也无法整合全省市场。于是便出现了“1+X”的营销模式,即厂家直接经营与多家经销商买断经营相结合;针对省外市场则是“1+1+X”模式,指厂家办事处、区域总经销商与多家经销商买断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区域总经销商实际上充当了“1+X”模式中厂家的角色。在“1+1+X”模式中,区域总经销商成为关键环节,总经销商的市场资源和操作能力决定了品牌在外埠市场拓展的结果。因此,企业在外埠市场设立办事处,辅助、指导总经销商培育开发市场,向经销商提供提案式服务和保姆式服务,确保外埠市场的成功拓展。
鲁酒营销必须找到支撑鲁酒营销的东西,关键的是鲁酒是否拥有自己的营销队伍。在营销队伍上,鲁酒需要向苏酒学习。近几年苏酒发展很快,从营销队伍上可以看出,口子窖的营销队伍有2000多人,洋河有1800多人,但现在鲁酒企业中,很多品牌只有几十个人的营销队伍,这在广告营销年代可以,如今却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了。
无论是营销、品牌还是质量,都应该从单支点竞争到多支点竞争,原先的盘中盘模式、20世纪90年代的广告营销模式,在某一个点上支撑就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如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单支点竞争已无法支撑企业做大做强,所以,鲁酒应从单支点竞争走向多支点竞争,帮助鲁酒在全国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