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四川小角楼酒业累计申请国家专利81件
来源:  2015-12-21 06:04 作者:

  知识产权:企业市场竞争的“杀手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泵”,专利技术被公认是企业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杀手锏”,是体现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日前,巴中日报记者走访巴中市的一些企业发现,一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后,迅速占领了市场,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巴中市红河农机厂创办者李禄海申请专利8件,授权专利8件,实施专利8件,转化率100%,去年实现产值500万元,今年截止目前实现产值已达300万元。

  南江霞石矿公司对选矿工艺方法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司因此获得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无偿资金78万元。今年产值已达750万元,同比增长10%,利税上缴增长10%。

  今年4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工作人员现场受理四川小角楼酒业集团公司申请的4件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国家专利。至此,该企业已累计申请专利81件,授权74件,实施74件。去年以来,该公司新实施转化专利项目28项,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转化专利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各系列产品销售收入的65%以上,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江口醇集团公司先后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类项目12项、技改类项目9项,申请国家专利28件,授权28件,应用28件,专利产品累计实现产值达10亿元,上缴税金近2亿元,其中,中高档产品运用专利技术达89%,年产值以21%的速度递增。

  尴尬现实:85%的规模以上企业零专利

  一些企业尝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甜头,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我市大多数企业的专利状况令人担忧,全市73家规模以上企业,85%以上的企业都是零专利。

  市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累计申请专利639件,其中授权专利400件。今年已申请专利58件,授权专利29件,实施专利82件,新增产值12885万元,新增利税2577万元。从对全市73家规模以上的企业统计数据来看,85%的企业是零专利。同时,全市90%的学校、70%的科研单位是零专利,近40%的企业是零商标。全市的专利技术多数集中于小角楼、江口醇,其它企业普遍缺乏专利技术研发能力。

  全市上半年申请专利58件,其中个人申请54件、企业申请4件,这充分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十分低下。就专利申请数量来看,虽然逐年增加,但与全省其它市州相比处于劣势,而且申请的专利90%以上都是低技术含量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不到10%。就注册商标来看,我市企业拥有的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数量也远远落后于其它市州。

  全市专利技术开发利用率很低,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王飞发明的拨浪鼓,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让北京天下荣光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拿去”,生产出的产品入选北京奥运产品,并进入日本和美国市场,发明者只是每个提取了5分钱的服务费;刘德玉发明的高效节能炉灶,具有很好市场前景,外地的企业将其做成了大产业,先后在河南、新疆、宁厦、甘肃等省、自治区许可转让,发明者只获得了专利许可费60余万元。王飞和刘德玉是幸运的,其他专利发明者就没这么幸运了。目前,全市80%以上的专利处于“沉睡”状态。

  “许多专利只用于评奖、评职称等装点门面,却不能转化为商品和经济效益,这是我市很多企业、科研单位和个人专利成果的尴尬和悲哀!”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绪明对此深感心痛。

  究根溯源: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申报一个专利就有可能激活一个企业,丢掉一项专利就会丧失一块市场。而我市大多数企业专利意识严重欠缺。

  不久前,市知识产权局对全市73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专项调查,发现1/5被调查企业对申请专利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竟然不知道如何申报专利。市属某企业拥有一项技术成果,却不知道去申请专利,致使产品被大量仿制后才申请。有些企业发明的产品,没有及时申报专利,被别人拿去稍加改造申报了专利,反过来却被人家指控侵权。许多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之甚少,“重成果、轻专利”;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重有形、轻无形”、“有制造无创新、有创新无产权、有产权无应用、有应用无保护”,科研经费严重不足,除红河农机厂外,无一家企业的研发经费达到产品销售总额到1%,许多企业对专利申请的投入还是空白。

  2004年9月,泸州千年酒业有限公司、四川诸葛酿酒有限公司、四川诸葛亮酒业有限公司向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江口醇,要求其立即停止侵犯“诸葛亮”文字商标权的行为,并赔偿损失1万元。随后,又变更诉讼标的为50万元。经查证,泸州千年酒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10月28日经授权获得“诸葛亮”文字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后又许可诸葛亮酒业有限公司及诸葛酿酒业有限公司使用。可江口醇公司于1999年6月开始就生产“诸葛酿”,经过数年推广,逐渐被消费者所熟知。2001年12月,该公司曾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诸葛酿及图”商标,因该商标与已注册的“诸葛亮”文字商标相近似,申请被驳回。

  2005年1月26日,江口醇以三被告“诸葛亮”注册商标的使用侵犯其“诸葛酿”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反诉。法院审理认为,三被告使用“诸葛亮”文字商标的行为,没有构成对“诸葛酿”酒特有名称的侵害,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诸葛酿”酒相比“诸葛亮”商标,有使用在先的行为,且在市场上具备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认,“诸葛酿”的使用并未侵犯“诸葛亮”注册商标专用权。对于判决结果,双方不复上诉至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但等来的是“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的终审决定。2008年4月,三被告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江口醇使用的“诸葛酿”商品名称与“诸葛亮”注册商标不构成侵权,驳回再审申请。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怎能参与市场竞争?!”高绪明说,巴中经济外向度不高,多数企业不懂得依法运用知识产权开拓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终究会吃大亏。只有运用好知识产权,企业才能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才能有长远的经济效益。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