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边酿造车间现已进入八轮三次投料第六次取酒阶段,出酒率延续了第五次酒的强劲势头。据悉,截至白云边七轮酿造第五次取酒结束,全酿造车间大幅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原酒质量和产量指标均超历史同期。可以肯定,
2009—
2010年白云边酿造车间又将延续以往原酒酿造的辉煌业绩,连续
10年喜获原酒酿造质量和产量的双丰收。
白云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梅林自豪地表示,“先进独特的酿造技术是白云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依托自身强大的科研实力,白云边致力于生产技术攻关和生产工艺创新,兼香型白酒技术始终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白云边坚定不移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加强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坚决贯彻《食品安全法》,大力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制,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以切实可行的制度激励全员在各自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成效显著。白云边严格的质量岗位责任制,严谨的质量控制程序,优异的质量检测手段,得到国家质量权威部门认可,被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
2009年度全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为巩固白云边浓酱兼香型白酒的王者地位,长期以来,酿造车间在公司各部门密切配合下,始终坚持把稳步提升原酒质量,作为提升白云边成品酒品质的根本措施和重要保障。公司各部门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坚持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原则,从原辅料(优质糯高粱、小麦等)进厂、制曲、原酒酿造等每道工序严格把好质量关,使白云边粮曲出酒率及一级酒品率稳中有升,原酒质量日臻完美。迄今为止,酿造车间已创下连续八年无三级酒入库纪录。在酿造工艺上,白云边创造性地将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和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相结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兼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既吸纳了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精华“高温曲、高温堆积”,又传承了浓香型白酒的工艺核心“中温曲、续渣发酵、泥窖增香”,融合二者醇厚丰满、绵甜爽净的口感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兼香型白酒风格。白云边酿造工艺路线为“三次投料,九次发酵,十轮操作,八次取酒,七次高温曲高温度堆积,第八轮进行三次投料,粮醅加中温曲入池发酵”。从上年九月进行一轮一次酿造大投料起,至翌年八月底十轮第八次取酒丢糟结束,白云边酒前期酿造历时一年。日前,白云边
2009—
2010年度的原酒酿造进入第八轮操作六次取酒阶段,与此同时为期
30天的第三次投料正在美酒飘香的酿造车间有条不紊地进行。近年来,品质日趋完美的白云边酒越来越俏销市场。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2007年公司正式启动白云边工业园项目,实施再造一个白云边的宏伟计划。
2008年
3月、9月,新制曲车间和新酿造基地相继如期建成投产,白云边由此实现了酿造产能整体翻番,确保了公司长期拥有充足的原酒资源储备。与
2008—
2009年度比,白云边
2009—
2010年度酿造投料总量增加了百分之十五,而历时
45天的第一、二次酿造大投料已于上年完成。从第二次大投料结束直接进入三轮第一次酿造取酒起,酿造车间便每日源源不断地为公司万吨酒库输送优质原酒,供给储存车间科学贮存陈酿。
2001年
10月,白云边首创的浓酱兼香型白酒以其“芳香优雅,酱浓谐调,绵厚甜爽,圆润怡长”的独特风格和绝佳口感,继酱、浓、清、米四大传统香型之后,被国家轻工部确定为“中国第五香”,即浓酱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兼香型白酒典型代表。
2007年
3月,兼香型白云边酒获得纯粮固态发酵使用资格。
2008年
5月,被业内和广大消费者誉为“湖北茅台酒”的白云边注册商标经多年品牌积淀,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3月,全国兼香型白酒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白云边。 同年12月1日,以白云边企业标准为蓝本,以白云边企业为第一起草单位,以中国著名白酒专家、白云边企业总工程师、浓酱兼香型白酒缔造者熊小毛为第一起草人的《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标志着白云边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迈上了历史性台阶。历史悠久的酿酒盛地,独树一帜的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质量管理,厚积薄发的兼香国标,成就中国浓酱兼香典范白云边酒的独特风格、卓越品质和良好口碑。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张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