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酒业狂飙“并购风”
来源:  2015-12-21 06:09 作者:
  日前,国内外各路资本纷纷瞄准白酒业,大肆扩张、穿插渗透,并购重组高潮迭起,一时间,白酒行业狼烟四起。
 
白酒并购风越刮越烈
 
     在中粮、联想等行业大鳄及众多资本的强劲驱动下,国内区域性白酒品牌被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并购风。
     联想酒业继喝下湖南武陵酒业、河北乾隆醉酒业后,于9月出资4亿元整合孔府家,IT起家的联想控股在白酒业全速开疆拓土。日前,再传联想酒业正与福建一知名白酒品牌进行密谈,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将新品牌收入囊中,缔造其“全产业链帝国”。联想酒业一年多来“梅开三度”,引发业界对当前各路资本“抢喝”名酒的关注。
  联想酒业“迷醉”白酒,而“豆奶大王”维维股份对白酒也是“痴情不已”:从全资子公司茗酒坊的运营,到3月吃下贵州醇,9月底斥资3亿元开发绥化枝江酒业年产2万千升白酒生产基地项目,雄心勃勃欲打造一个“新白酒王国”。
     而今对白酒“迷醉”绝不仅是资本大鳄的事了,连民营小老板也对白酒“喝上瘾”。近期媒体不时传来手握重金的山西、贵州等地煤炭老板在煤炭重组中抽身而出、把重金纷纷投向了白酒业的消息。
     这一系列资本动作,无不表明,白酒业已经成为当前战略资本抢滩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二成的白酒品牌引入外来资本,白酒将继啤酒业之后成为业内外资本首选的战略投资行业,未来白酒并购将愈演愈烈。
     纵观2008年到2012年的白酒并购史,业外资本将日益影响白酒业走向,白酒企业数量减少,行业洗牌整合加剧。
     细览这5年中国白酒并购、引入外来资本的历程,其凸显了四大特点:一是年均并购数量越来越多,从年均1、2家发展到如今5、6家,单是2011年联想酒业就并购、控股3家白酒厂;二是年均并购金额越来越大,从几千万元到现在数亿;三是并购资本、外来资本的身份越来越“杂”,不管主业跟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类有没有关系,都跑来“酿酒”了;四是国际资本越来越“垂涎”中国白酒这一块肥肉,比如英国帝亚吉欧控股水井坊,法国轩尼诗控股剑南春旗下品牌文君酒,美国高盛集团收购安徽口子集团25%股权等。
     随着品牌企业并购成本升高,各路资本已开始转向酒业上游,白酒并购出现多元化的新趋势。继今年初中粮集团以现金出资形式控股泸州老窖石梁酿酒基地项目后,4月,联想旗下控股企业投资也以1.4亿元获得泸州原酒生产企业蜀光酒业51%的股份;7月,凯乐科技与泸州名豪酒业签订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收购有2万千升原酒产能的泸州名豪酒业51%的股权。
 
白酒业成为各路资本宠儿
 
     财经分析人士认为,白酒行业再次涌动资本大潮,主要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国际上,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疲软;在国内,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实体经济发展放缓,很多资本正从房地产、制造业、股市等领域抽身退出,寻找新商机。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国内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先行指数、滞后指数,均从去年7月以来持续走低,市场人士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忧虑增加。然而与未来经济下行忧虑的增加、未来消费支出意愿的下降相比,中高档白酒价格却持续高涨,白酒显得另类而“醉人”。
     中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白酒行业13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整个行业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四成,净利润增长五成,只有3家公司中期营业收入增幅低于30%。两大龙头企业茅台、五粮液利税再创历史新高。
     可以说,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中国白酒业不老的“神话”和高额回报,让众多业内外资本将目光都聚焦在了中高端白酒市场。随着近几年价格的连续飙涨,白酒的毛利率已在各大制造行业中遥遥领先。对比不同行业企业2012年上半年中报发现,白酒行业的毛利率高达70%~80%,中高档酒毛利率更是高达87.31%,而住宅地产毛利率约为25%~35%,商业地产为55%~60%。今年上半年,地产龙头万科实现净利润37.25亿元,同比增加25.93%,而同为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上半年净利润几乎是其两倍,高达69.96亿元,同比增幅为42.56%。
     凭借多年来的惊人利润,白酒业成为各路资本投资的宠儿是自然之事。或许正因看中白酒业巨大“钱”景,越来越多业外资本相继涌入白酒行业。
     而原来寻求多元化的老牌白酒企业也纷纷回收资本加码主业。去年12月份,泸州老窖公告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10.85亿元向控股股东泸州老窖集团转让其所持华西证券12%的股权,旨在获得资金专注于白酒主营业务;金种子、酒鬼酒、水井坊等近两年也分别陆续从房地产抽身,回归酒业。而茅台集团更是提出,在未来20年,将努力整合优质资源,收购、兼并5至10个名优白酒品牌,组建“大茅台集团”。
     “从已披露的案例看,二三线白酒是外来资本并购的首选。”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这是因为目前二三线白酒的市场话语权较弱,但它们的成长性却不差,多是地方强势品牌。
     除“茅五”一线超高端白酒品牌以及泸州老窖、洋河、郎酒等次高端品牌能行销全国外,白酒业基本处于诸侯混战、各自为政的状态,多数二线白酒品牌尚处于区域或跨区域的初级阶段,销售半径大概方圆500公里左右,要“越江过河”很难。
     而在各路资本强势介入的条件下,白酒行业的集中度可能会越来越高,并发展出一批像国外帝亚吉欧、保乐力加那样,通过资本运作,旗下拥有诸多品牌的大型酒业集团。
     不庸讳言的是,国内白酒消费市场潜力仍很大,增长一直较快,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白酒行业集中度不高,规模总体较小,基本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县都有酒厂和品牌。当前全国约有2万家大大小小的白酒厂,但大多是营收低于5000万的中小规模的酒厂。
  预计10年后,白酒行业整合将加剧,市场集中度必将不断提高,全国的白酒企业数量会降至6000家~7000家。
 
泡沫已现,
业外酿酒胜算几何?
 
     超速发展总是摆脱不了泡沫最终破灭的风险。“白酒行业已经出现泡沫。”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近期在中国白酒高端论坛上曾如此表示。
     时下白酒业就像一列超高速行驶的动车,每年带给了厂商滚滚的财源,带给各地财政饱饱的利税,如此持续反复,不断刺激着资本更大的扩张欲望。从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数据来看,茅台实现净利润69.95亿元,五粮液50.46亿元,洋河股份31.73亿元,泸州老窖20.08亿元……而白酒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非常明显,有的地方财政就是“白酒财政”。以四川为例,2011年四川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044.38亿元,而仅仅是规模以上的川酒,2011年的主营收入就已有1400亿元,已相当于四川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0%。
     白酒行业的魅力令全国各地疯狂扩张白酒产能,这给白酒产业发展带来泡沫化的莫大风险。而重复建设的老毛病不根治,白酒业的繁荣很有可能出现“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情况。
     业内专家认为,从产量上看可更直观地看出白酒新拐点到来的各种迹象。历史上,我国白酒在1996年创下了白酒产量的最高纪录801万千升,之后的十多年,这个数字从未被超越。2009年,我国白酒产量706.93万千升,同比增长23.82%;2011年,行业同比增长28.3%,白酒产量重新突破800万千升大关,并达到1000万千升历史新高峰。而从白酒行业多年的发展规律看,产量顶峰,很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行业发展拐点。此后,白酒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出现平稳甚至下滑的发展趋势。
     而在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各地区、各企业纷纷加速新建产能,但是受白酒传统生产工艺的影响,新建产能短期很难达到优质白酒的要求,而这决定短期供给的基酒储量明显不足。以酱香型白酒为例,从窖池建好到包装上市,至少需要5年时间。
  于是,基酒外购、年份酒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甚至酒精勾兑等问题就容易出现,很可能引发白酒行业出现类似“达芬奇”家具这样的事件,从而出现信用危机。上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的秦池酒厂因过快发展、市场井喷,导致产能严重不足,从外地收购原酒勾兑,最终引发系列负面效应而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按照酱香型白酒5年的生产周期,如能顺利的话,国内白酒产能最大的两省川黔其扩张的产能最快将在5年后全部释放。然而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效应逐年递减,5年后,这么多酒还能喝得完吗?而一旦国家经济继续下行的风险增大,届时不能持续高增长,居民消费支出意愿减弱,中高档酒还能扛起只涨不跌的大旗吗?因此,有专家预言,在这场并购扩产豪赌中,5年后肯定有资本要遭遇血的教训。
     白酒虽似香饽饽,有时也会如烫手的山芋;而隔行如隔山,过于热衷炒“白酒”,有时不小心就会被烫伤。业外资本投资白酒失败的案例其实屡见不鲜。这些年来,业外资本对白酒业的并购整合也不乏失败之例。2005年,力帆老板尹明善宣布正式退出白酒;曾经誓言要做中国白酒业“领航者”的万基集团、湖南成功集团等,也无一例外地退出白酒业。
  外来资本进入白酒,加快了白酒的市场繁荣程度,也导致了白酒行业危机的出现。但必须关注的是,外来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不会长期关注一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旦受挫,必加剧其资本变现与退出的可能性,这将引发白酒行业发展的新动荡。从目前行业排名来看,国内白酒业前20大白酒,都是专业专注的白酒品牌,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白酒需要专业专注、长期潜心培育的,靠用烧钱匆忙买个品牌、做大品牌的策略是很难的。
     潮退之后,方知谁在裸泳。虽然目前还是潮涨阶段,但纵观这几年业外资本收购的白酒品牌,不难发现大都是三四线品牌,而随着近些年原料成本上涨、运费上调、竞争加剧,如果运作不力,企业运营状况可能并不会如当初并购所想象得那样美妙。一旦激情消退,消费者无法再为行业高消费埋单,白酒行业盈利水准恢复正常后,一批资本将搁浅或折戟。
     “不可否认,外来资本不仅为本地酒企注入了生产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营销模式,提升了酒企的管理水平。”酒类专家王传才认为,“但大量资本不断涌入,可能会加剧白酒行业泡沫的衍生。投资白酒行业需要冷静,业外资本也需要引导,不要盲目扩张,以免重蹈上一次‘酒疯’时代的覆辙。”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