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张翠华:飞向央视的隐形翅膀
来源:  2015-12-21 07:10 作者:

   
  2月26日,央视《非常6十1》节目导演刘畅一行风尘仆仆地来到枝江酒业,给包装二车间员工张翠华拍摄工作外景,为她即将上央视录制节目做前期准备。作为宜昌区域为数不多的选手,张翠华此次将在央视名栏目中再一次展示宜昌人的才艺。


  张翠华初展头角,是在2008年枝江酒业举办的“庆五一迎五四文艺晚会”上。她着一身红色的民族服装,纤细的腰身,轻巧的舞姿,面含微笑而十分投入的表演,赢得了枝江大礼堂满场的掌声。人们不相信,有这等专业舞蹈表演水平的女孩会是枝江酒业包装车间的一名员工。


  她不仅是枝江酒业一名包装车间员工,她还是一名军人的妻子,因工作上出色的表现被枝江市授予“2008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9年6月,央视《非常6十1》节目来宜昌海选节目选手,枝江酒业工会主席杨家法推荐张翠华报名参加。因枝江酒业报名参加的人数有四十多人,节目导演还专程为枝江酒业设立了一个面试点,张翠华表演的民族舞蹈在初选中入围。当央视导演打电话告诉她已被入围该栏目选手库时,张翠华有些不敢相信。她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有着文艺天赋的她做梦都想上舞台,而且是令多少人羡慕的央视舞台。可一想到自己的家庭处境,她犹豫了,当央视导演再次给她打电话,要来采访并拍摄她工作和生活的外景时,她说,工作场景没问题,家庭就不采访了,如果因为采访让心爱的人从此不快乐,她宁愿放弃上央视展示才艺的机会。导演纳闷了,从张翠华填的报名表上得知,她的爱人是一名军人,作为军人,不至于心胸狭隘得怕妻子出名吧,张翠华告诉导演,爱人因病在家休养。张翠华一直尊重爱人,非常顾及爱人的心理感受,他不希望抛头露面,而想安静地养病。所以,她希望导演理解她。张翠华诚恳地诉说打动了导演,这种不离不弃的爱情坚守更加让导演对张翠华增加了几分欣赏。


    封尘的坎坷


  张翠华结婚后,她随爱人建国去西藏探亲。那是一段让张翠华感到幸福和甜蜜的时光。从小就喜欢穿军装的人的她,在部队里真切地感受到了军人的可亲可敬。建国在送她回枝江的时候,发现身体不适,经检查,医生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得了慢性肾炎。夫妻俩一下子惊呆了。幸福的日子刚刚开始,谁知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小夫妻俩有些不知所措。张翠华鼓励爱人,要相信现在发达的医学,要有信心战胜困难。为了给爱人精神上的安慰,她把藏了近两个月的秘密告诉他,她怀孕了。本来张翠华想等他回部队时再告诉他这个喜讯,部分亲朋好友知道后纷纷劝说张翠华打掉这个孩子,建国那时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甚至考虑到将来,说不要小孩了。她拼命地摇头,然后轻轻地靠在他的肩上,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肩。她不会忘记上中学的时候,喜欢听“映山红”、“十送红军”、“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革命歌曲。强烈的爱国热情让她对军人有一种特别的钦佩。她甚至梦想自己能穿上军装。十九岁时,她在枝江联通公司上班,一次回家,村支书给他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伙子穿着橄榄绿的军装,顿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照片上的小伙子就是她现在的丈夫建国。现在想来,像是冥冥中的缘分注定了他们能走在一起。她听说建国在西藏当兵,那一身军装让她的少年梦想再一次变得如此明朗,仿佛那一身军装就是她梦想的延续,把她带到了神秘而令人向往的西藏。不久,建国回家探亲,他们见面了,建国也没想到,家乡的这位小妹妹骨子里也有一种军人的豪情,他被张翠华的纯朴善良和识大体深深感动,两人十分投缘。次年,他们走向了婚姻的红地毯。在听到医生那硬邦邦的结论时,活泼开朗的张翠华一下子沉默不语。


  怀孕后的张翠华,本需要有人来照顾她,她却寸步不离地守候在建国身边,跟随他辗转各地求医。在成都军区医院,医生和护士看着张翠华腆着个大肚子,纷纷“赶”她回家,说医院里空气不好,对胎儿生长不利,张翠华不忍心,她想,留在丈夫身边,即使不能代替他的病痛,至少可以在生活上照顾他,陪伴着他不至于让他孤独,她执意留下来,让成都军区的医生和护士都很生出几分敬意。那一次,建国要做肾穿刺手术,张翠华在签字单上看到某医院有在类似的手术中大出血导致病人死亡的案例,她的手在签字时把笔抖掉了。手术进行中,张翠华在门外等候,每一秒都如坐针毡一样。手术结束后,医生在门内喊:“病人的家属,进来!”张翠华腆着肚子进去,医生一看,问:“怎么只你一个人?”随即叫来医生和护士,将建国从手术室转入住院部,张翠华提着丈夫的鞋子跟在后面。在医院照顾丈夫的日子,张翠华煲汤煎药、查找药物资料、陪爱人说话,逗他精神上快乐,她成了最优秀的护理。因要辗转不同的医院,一路的奔波苦不堪言。在武汉协和医院,张翠华陪着丈夫在医院过道的窄床旁边住了一个星期才转入病房。不久又转入同济医院,张翠华送建国去同济医院时打的,回来办出院手术和拿日用品则走过来,为了节约打的的钱。在同济医院,由于病床紧张,张翠华要照顾丈夫,睡了两个月的躺椅。这期间,丈夫高烧一个星期,张翠华就在病床前铺了一张报纸,给丈夫换冰枕、测体温、帮他上退烧药,帮他换汗湿的衣服,几乎又是一个星期没合眼。同病室的一个家属看到张翠华如此细致的护理,心里暗暗钦佩,要接张翠华出去吃牛排,张翠华笑笑,摆摆手。也许是太劳累了,在建国退烧之后,张翠华却感冒了。因为怀孕,又不能乱服药,张翠华在枝江的好友袁菲知道后,在家里熬了一锅姜糖水,用可乐瓶子装好后通过枝江到武昌的航宇班车带到了武汉的傅家坡车站,袁菲给张翠华发短信,要她去车站取。姜糖水的成本不高,但好友袁菲的一片深情,张翠华说她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从同济转到成都军区医院,为了节约几百块钱,张翠华送建国坐飞机,她自己选择坐火车。时值五一黄金周,车票特别紧张,张翠华在枝江没买到票,便坐汽车到荆门,荆门没买到票,又到襄樊,好不容易买到一张站票,又因为人多没挤上而被落下了,看着匆匆而去的火车,张翠华感到每一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个车轮都碾在她的心上,她欲哭无泪。她无奈地走进候车厅,在列车时刻表上看到晚上十一点有上海到福建的列车经过四川的达州,为了节约在襄樊的住宿费,就买了去达州的车票,继而从达州坐汽车到达成都,到达了她牵挂着的丈夫身边。要生产了,她才回到老家,医生说胎儿脐带盘紧,要提前破腹。母亲求医生,能否想办法迟一天,因为她这天生日,母亲不想看见她在生日这天挨一刀。医生说再拖延一天,胎儿就有危险。当听到女儿的啼哭声时,她心里百感交集,刹那间泪水盈满双眼。她不知道是哭这个与自己同一天生日的女儿的命运,还是哭自己的命运,回想结婚以来,他们夫妻辗转各处,而丈夫的病情并不见好转。但新生命的诞生,给了她新的希望,也让她倍感肩上的责任。她想,要是丈夫此刻能听到女儿的啼哭该有多高兴啊,她执意要下这个孩子,就是为了给建国精神上的支持。今生,既然选择做军人的妻子,就是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要坚强地挺过去。躺在医院的床上,她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明天将怎样,她都要让丈夫和女儿生活幸福。


        笑对人生


   也许正是因为精神上的力量,加上采取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建国的病情得到稳定和控制,部队和医院同意他转回家乡治疗。部队首长多次打电话关心他的病情怎么样,家庭怎么样,小孩怎么样。组织上的关怀,给了建国及其家庭极大的温暖。2008年,枝江酒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再次扩建,招聘了一批新员工,张翠华有幸被录用,成为枝江酒业的员工。刚进入车间时,她看到流水线上紧张而有序忙碌着的员工,疑心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经过短期培训,酒业员工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感染了她,车间主任谭林对新员工的亲切关怀让她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车间每天上午十点整,是员工们做工间操的时间,悦耳动听的爱尔兰音乐,舒肢展臂的键身动作,是车间的一道景观。大家在一起,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同事们见张翠华即使是做工间操,动作比一般人优美,就问她是不是参加过跳舞培训,她说从小就爱好跳舞,上中学时常在班上演节目。在枝江酒业举办的文艺晚会上,她代表包装二车间夺得了一等奖。那一次崭露头角之后,加上枝江酒业报纸对张翠华的宣传,一些民间艺术团纷纷找张翠华参与演出。张翠华渴望有展示的舞台,但她有一个条件,必须是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她热爱枝江酒业,就像她对待家庭、对军人的忠贞不渝不一样。去年9月,枝江酒业组织全体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个党员都写学习心得,张翠华没有抄学习资料,而是质朴地在笔记本中写道:“枝江酒业是一个值得我热爱的企业。也许又是一种军人情结使然,枝江酒业与海军宜昌舰队是友好共建单位,董事长蒋红星被广州军区授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企业家’,这里有着军民连心的友情储藏,也有着民拥军的最好见证。我从报上看到枝江酒业用自己酿造的五星枝江赠送给宜昌消防官兵的报道时,心里生起莫名的感动。我所工作的包装二车间常有贴上某部队专供字样的酒在我们手中生产,我心里那个乐啊,就像得了什么大奖一样。在和平的年代里,尤其是在商业气渐浓的时代,我小时候喜欢的歌曲‘军爱民来民拥军’渐成为少有的风景,在枝江酒业看到了。我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支援与共建的问题,而体现了共和国军队在一个企业的位置。”


     想着3月中旬就要去央视参与录制节目,张翠华还是感到有些紧张。尽管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跟随一些艺术团去五峰、长阳、宜都、荆门等地演出过,但那毕竟是民间舞台。董事长蒋红星知道后鼓励张翠华:“要相信自己,我们都会为你鼓掌!”。 央视《非常6十1》节目导演刘畅也鼓励她要大胆,要放开。尤其是丈夫建国对她的支持让她更感动。她知道建国自尊心极强,一直不忍向他提起上央视的事,当她小心翼翼地向他解释时,建国终于向她道出他心中埋藏已久的感恩之情,这位因病而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的军人原来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来爱他的妻子。为了鼓励张翠华,建国还特地从网上下载了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这首歌,让张翠华反复听,从中感受力量。


   美丽的三月,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双被苦难打磨已久的“隐形的翅膀”飞向央视,飞到全国观众面前。
  

张翠华在车间贴标

车间员工做工间操

董事长蒋红星向央视导演介绍张翠华的工作情况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