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放弃上市,郎酒是否缘尽资本市场?(1)
来源:  2015-12-21 07:09 作者:
  

  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俊林曾经率宝光集团入主上市公司成都华联(后更名为宝光药业,现大通燃气),使公司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在众多白酒品牌在资本市场大获成功的时候,郎酒却主动与资本市场脱离关系。2005年,汪俊林将当时所持宝光集团股份先后转卖,拱手让出第一大股东地位后退出资本市场。但暂时的撤退并没有打消汪俊林的资本市场情结,他酝酿着一个3年上市的计划,且不再选择借壳上市,而是直接IPO。

  2009年8月,郎酒被列入四川省金融办2009年四川省重点上市培育第一批企业名单中。转眼间,进入2010年,郎酒上市已箭在弦上,就在这个时候,汪俊林再度选择了放弃。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再考虑上市,因为目前大股东策略更有利于郎酒目前的发展。”1月20日,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向《华夏酒报》记者证实。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郎酒忽然急转弯?

  放弃只为企业更好发展

  第一次放弃的理由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郎酒而不得不卖掉了宝光集团,目的还是为了把郎酒做大。郎酒不上市,就可以专心做市场,但作为上市公司,却必须保证中小股东的利益,就不能保证企业有高速的发展。于是汪俊林先选择了让企业高速发展,不得不暂时退出资本市场。而这一次,汪俊林给出的理由是:“我们的实际销售额已远远超过了之前制定的销售目标,2008年实现销售额21亿元,2009年为35亿,我们明年的目标是80亿,2012年有可能提前完成100亿销售收入的目标。郎酒增长的速度出乎我们之前的预料,对企业发展而言,郎酒上市显得不太重要,不上市甚至比上市更好。”

  不管这样的回答是否具有说服力,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首先在于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融资渠道,二是提高公司知名度。然而,对于郎酒这样有着较高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而言,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用于企业发展,如果资金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上市融资的必要性就降低了。且上市后公司内部的管理结构及方式都将发生变化,管理层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对企业的一部分控制权,上市后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经营灵活性将会受到影响。

  有专家分析,郎酒快速成长的一大原因是资本构成和公司治理结构简单,决策迅速,能够迅速把握市场机遇。对此,汪俊林也表示:“目前郎酒虽然实行的是大股东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但在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这种不太民主的治理结构,可以减少不少不必要的繁琐程序。”

  两次放弃进入资本市场,汪俊林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企业能够快速地发展,在他的概念里,目前发展比利润更重要。当打好市场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利润自然会上去。然而两次放弃之后,郎酒是否会缘尽资本市场?

[1] [2]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