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鲁酒,地产强悍下的文化破局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8-20 08:24 作者:何足奇

  关于“鲁酒”的话题,业界谈的很多,至今,“鲁酒”依然我行我素地活着。
     鲁酒的发展,如同春秋战国的争霸。鲁酒的软肋,也许恰恰就在于地产市场过于庞大——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忙着低头拉车,哪有时间抬头看路啊!


鲁酒——地产强悍
  地产品牌的势力,随白酒营销区域化,白酒品牌区域化的浪潮异军突起。地产酒迎来了企业成长、品牌成长的“春天”,它们纷纷开始了产品升级,品牌提升,市场拓展的营销创新。而鲁酒的升级,却仅仅局限在区域市场。
     为什么鲁酒走不出突围的新路子呢?分析原因,绝大多数鲁酒企业,都存在着下列主观或客观的误区:
     1.体制的困惑——受体制的束缚,市场观念落后,营销能力弱,品牌价值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无法让有利的品牌资源转化为品牌成长的动力;
     2.意识的误区—— “地产酒”被等同于“低档酒”,大量的鲁酒品牌拥有优异的品质,但大多龟缩在地产市场的低档酒市;
     3.产品老化——包装陈旧简陋,品牌形象、企业形象毫无亮点,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发展;
     4.市场环境的影响——区域品牌时代,地产酒迎来了品牌成长的春天,但是鲁酒在整体发展上依然处于弱势状态;
     5.竞争意识,竞争技术和竞争能力——鲁酒的生产能力强,营销技术、品牌技术弱。
  这是所有鲁酒企业面临的“瓶颈”,在本土酒市已经进入完全竞争时代,鲁酒企业成长所面对的将是一场高技术含量、高竞争强度的品牌价值战,而不仅仅只是阵地战或者局部市场骚扰的游击战。
     因此,鲁酒强悍,但是强悍的仅仅是“窝里斗”,强悍仅仅是在自家门口的渠道终端争夺战。在区域市场,区域品牌拥有文化、情感的品牌内涵的优势,拥有贴进渠道、终端的市场优势,拥有地域资源和地域消费认同的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的酒市变革中,区域品牌成为本土酒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但是,区域品牌“小富即安”或者“地头蛇”式的经营心态,让区域品牌在成长战略上,缺乏“气质”:大部分区域品牌的成长都带有“冒险”的“赌徒”心态。这也是中国白酒营销的实际情况: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部分区域品牌仍然缺乏系统化的营销战略和战术组合,“暗伤”处处。当然,在“高歌猛进”的市场局面下,“暗伤”不可能表现出症状。但当区域品牌遭遇成长的瓶颈,“暗伤”就可能成为区域品牌最致命的市场隐患。
     鲁酒在这个层面上,很明显存在以下软肋:
品牌缺陷
  鲁酒在经历了十年的低潮、郁闷发展阶段之后突然发力,在品牌的方面都存在老化、内涵缺陷或者不均衡成长而造成的品牌成长力缺陷。如表1所列:

渠道、终端缺陷
     鲁酒品牌大多以品牌开发和终端营销重振雄风,如泰山特曲、扳倒井、孔府家等均以大量的开发品牌,挺进终端和其他的渠道、终端品牌狭路相逢。显然,这样的资源消耗战,让区域品牌在渠道、终端上具有明显的暗伤(见表2)。

广告、促销缺陷
     在广告酒风波之后,白酒品牌对于高空广告似乎是因噎废食。促销是终端营销的孪生儿——白酒产品“快速消费品化”的特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鲁酒品牌的营销推广中,广告促销的缺陷表现为:(见表3)


病根在于战略缺陷
     诸多区域品牌存在的区域病,在市场表现上,颇有“画地为牢”的意味。在山东酒市,几乎每一个地级市场,都壁垒森严地林立着强势区域品牌。但是,随着区域品牌大量崛起,区域市场同门兄弟之间的“相煎”也就急剧起来。扩张对于区域品牌而言,意味着双重风险:一重风险来自外埠市场的竞争:在本土酒市,几乎找不到一处竞争平和、市场有序的区域市场;第二重风险来自于本区域市场的竞争压力:所有的区域品牌都处于高强度的竞争中,稍一不慎,区域品牌便掉进衰退的泥潭。
     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区域品牌的品牌规划和产品组合上看,几乎所有的区域品牌都极力谋求“高、中、低” 通吃:不断开发高档产品,试水高端酒市;不断扩大中间产品的阵容,在渠道上跑马圈地,但又不敢放弃低档市场。“大而强”、“多而乱”的品牌分布、产品组合几乎是区域品牌的通病。
     因此,虽然区域品牌势力猛涨,市场一片繁荣,但品牌战略的缺失,将成为“区域品牌往何处去”的最大瓶颈。
     品牌延伸的“群狼”战略,一时被几乎所有的区域品牌奉为市场制胜、品牌成长的“宝典”。白酒业最缺乏的,不是品牌,不是营销技术,而是市场的冷静。没有战略的区域品牌繁荣,很显然也是白酒营销浮躁的典型表现。


鲁酒——文化破局
     中国白酒的文化传承,不可谓不深厚;中国的酒文化发展,不可谓不绚丽多彩。然而在白酒的品牌传播和文化传承中,酒文化在营销中的体现却是极其狭隘、枯燥、贫乏而单调。除了历史文化的考古、挖祖坟,就是千篇一律的“色如水晶,醇香宜人”诸如此类的品质诉求。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本土酒市首屈一指,但是鲁酒并没有真正地做出有消费价值,有传播、传承价值的酒文化来。
鲁酒文化破局的思考
     毋庸置疑,鲁酒的文化势能是这个品牌潜在的能量。文化破局,就是利用营销的动能,疏导、诠释、散发鲁酒潜藏的文化势能。也就是说,鲁酒的文化破局,就是文化再造、附着、再现的过程。把文化的消费价值表现出来,把文化的营销诠释在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
     鲁酒的品牌破局,不是自我否定,不是舍本逐末的“概念创新”——开发几个高档酒,呼喊几句文化名酒的口号,这是注入“强心针”的做法。文化破局的要点,是将文化的元素渗透于鲁酒营销战略战术的每一个细节,以“酒文化工程”的系统构建作为品牌创新的起点,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战略之路,也是民族酒文化的标志性工程。从这个层面上开展文化破局,鲁酒的品牌创新将成为中国白酒营销的新风景线。
鲁酒的版块势力突围
     版块酒的理论在酒界甚嚣尘上,但大部分版块理论的核心无非是以下几点要件:
     1.版块酒兴衰说:理论的核心是“市场风水论”,不同的版块酒轮流做庄。如鲁酒以广告坐庄,徽酒以终端营销攻城略地,东北酒以低档游击突破市场等等;
     2.版块拉动说:强势品牌集中的版块领跑白酒行业,引领白酒产品的市场潮流。如川酒的“浓香天下”带动了本土酒市近千年的发展。

     这些“版块理论”的背后,都带有“宿命”的色彩。无论“版块兴衰说”或者是“版块拉动说”,都是片面的市场经验总结。例如“版块兴衰说”中,兴衰的酒企都是偏执地应用营销战术而造成。而西北酒版块一直稳步发展,反而把区域势力锻造得无比强大;再如“版块拉动说”,川酒确实在强势品牌下发展迅猛,但随着区域品牌的崛起,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追求,一面或者几面旗帜,已经很难拉动市场的繁荣。实际上,版块理论是白酒产业集群化、品牌文化集群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而,我们如果以版块势力,也就是地域势力来研究白酒版块的营销影响,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在白酒的历史、工艺、人文及产品的地域文化色彩上,不同的版块之间,产品的类型、内涵、外延都各不相同。市场一路高歌的版块在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上形成了综合力量;而缺乏整体文化影响的版块,领导品牌或者企业集群之间或者无法把文化消化为产品文化、品牌文化,或者很难形成文化传播的整体力量。因此,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市场表现就稍显逊色。
     鲁酒的文化积淀深厚。“齐鲁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孔子”文化、泰山文化、水浒文化以及山东的“实在文化”。但从鲁酒的品牌上,文化表现力十分薄弱。产品工艺传承,企业文化的空洞,让鲁酒文化只停留在地域文化的层面上。因此,鲁酒大多做不出大气磅礴的品牌文化;因此也形不成强大的品牌势力。
     这里有缺乏领军品牌的因素,也有市场势力不足的因素。因此,对于鲁酒的版块复兴,从“消费文化复兴”上进行补缺,逐步完善版块内的历史、工艺、人文、品质、企业、产品、品牌文化的内涵弥补,让文化营销的力量充满了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品牌,版块的势力就自然而然强大起来。版块突破,从文化起步,版块内的品牌突破,同样从文化起步,让民族产品从特质到精神的每一个方面,都充满了文化的张力。这样,山东酒市的发展,就将更具成长的力量。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尹贵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