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国家品牌食品周刊 > 特别关注 > 正文
“限塑令”保质期过了吗
来源:《国家品牌食品周刊》  2019-06-28 16:55 作者:苏慕涵

全球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蓝天不见了!

今年6月5日是第四十八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污染防治攻坚战,迫切需要更多“行动派”积极参与到这场持久战中来。

维护生态文明是每个人共同的任务、责任和需要共同建设与共享的事业,每个人都是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中已经有超过1.5亿吨塑料存在,每年有众多海洋生命因此而丧生。

近期,由英国环境部首席科学家博伊德主持推出的《前瞻性海洋未来报告》预计显示,海洋塑料垃圾在2015年至2025年之间会增加三倍,这一串串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为了减少塑料制品污染,我国也做出了积极行动。2008年6月1日,我国施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一通知也被大家称作“限塑令”。其中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如今,“限塑令”落地已整整11年了,我们周围的塑料包装、塑料袋等依然随处可见,超市、餐饮行业、集贸市场等场所使用塑料袋的现象有多无减;而随着电商、外卖、快递等新业态的出现并迅速发展,塑料制品包装的消耗量也再一次快速上升。

那么,“限塑令”走过的11年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它的保质期是否已经过去了呢?未来将如何应对?如何延长保质期?

种种问题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

“减塑”:在路上

不可否认的是,“限塑令”的实施对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许多人已经开始养成使用环保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同时,大型商超、外卖企业、快递行业、便利店也开始积极尝试并使用合规的塑料袋,减少危害环境污染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有统计表明,“限塑令”实施一年间,全国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 左右,减少塑料消耗约27万吨。

为改善全球环境污染的世界性问题,作为塑料包装使用大户的食品行业也在作出努力,全球食品企业正在推行各种各样的“减塑”行动,大企业纷纷加入“减塑”大军,包括星巴克、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以及众多餐饮企业都陆续拥抱“减塑”未来。

就在今年年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绿色消费与绿色供应链联盟联合麦德龙、沃尔玛、大润发、超市发、永旺、国美、饿了么、盈创、商道纵横等企业共同宣布发起了以“重塑未来”为主题的减塑行动倡议,并号召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联动起来,为塑料的替代、循环、回收、降解和减量寻找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的、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李燕川表示:“带领行业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倡导绿色消费,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减塑问题上,我们将致力于推动行业整体减塑目标的建立与实施,推进绿色采购,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迎接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减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限塑令”的推行需要持之以恒,只有每个人都切身参与其中,才能向着“零塑”未来不断前进。

突破“限塑令”最大障碍成关键

纵观“限塑令”保质期即将到来的历程,其中最大的困难便是缺少合适的替代品,像外卖、快递以及电商平台广泛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让“限塑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没有找到准备的替代品之前,这种现象仍将很难改变。

因此,突破全球“限塑令”的最大绊脚石成为了实现“零塑”的关键。

对于企业而言,相比于其他材料,传统的塑料制品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巨大优势,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

有众多企业表示,之所以“减塑”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替代品。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现有替代品品类相比于塑料制品而言价格较高,企业如果采用替代品势必会增加成本,为了控制成本,企业会将多出的部分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售价之中,而提价又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某些替代品材料可能还存在着造成其他污染的风险。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很难从源头上控制塑料包装的使用。

因此,“减塑”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科技技术支撑,只有研发出低成本、无污染的可替代品,才是治本之策。

与此同时,垃圾降解技术也是需要不断深耕的方向。

对于“限塑令”遭遇的尴尬,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陈忠云表示:“目前的‘限塑令’仅仅是在消费端加收费用,这是不够的。应该在政策制度和执行层面建立起一个从塑料袋生产、销售到回收的完整生态链,用更多元的市场手段,在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控制白色污染。”

目前,世界范围内也研发出一些新材料、新科技,例如可降解塑料、生物塑料、金属材料、食品提取物材料等等,众多创新的材料可不同程度地代替部分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然而,要完全取代当下主流的塑料包装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如何实现“零塑”未来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从82.68亿个增至约147亿个。

据公开数据,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左右,而1单至少使用一个塑料袋。这些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使得“限塑令”大打折扣。

但无论是食品行业、快递业还是外卖行业,对“减塑”的话题从未停歇。

环保公益律师王晓明曾表示,“限塑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大众环保意识,而11年来,物价增长数倍,塑料袋仍很便宜,这种价格并没有发挥到杠杆的作用。

另一方面,多数塑料袋的批发价格每个仅为几分钱,均远低于超市、商场收取的费用。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这些商家减少使用塑料袋的动力不足。

如今更多的世界组织机构、商家企业都积极呼吁并发起“减塑”倡议行动,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需要攻克的难题,未来我们仍需积极创新和研发替代品,推动垃圾分类和可降解方案的推行,进一步出台相关行业标准政策等措施来实现“零塑”未来。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