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解决葡萄原料问题,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华夏酒报》  2018-06-13 10:54 作者: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教授 刘世松

近年来,葡萄酒行业里的管理部门、企业家一直在呼吁一个问题的解决,即葡萄酒产业应该归属于农林业,享受农业的一切优惠政策,葡萄酒应该纳入农产品序列。但是个人认为,这并不是影响我们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葡萄酒属于制造业,是工业品。葡萄酒纳入农产品,这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问题,可能还会涉及到人大会议审议。我们自身需要明白,葡萄酒产业是融一二三产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国家对一二三产业的扶持政策,我们都应该积极去争取。特别是国家关于“新六产”的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需要葡萄酒行业认真研究,积极争取。

回到原料种植。大家都认为,要酿造出优质和独特风格的葡萄酒,需要培育高质量的酿酒葡萄原料。但是以上这些说法都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落实到产业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却是非常少。试问产业管理部门、企业家:葡萄原料如此重要,政府在产业资金扶持上真正落实多少?企业每年在基地建设上的人财物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是多少?

用进口原酒代替基地建设,既迎合了消费者“崇洋”心理,又赚取更大的经营利润,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为葡萄酒行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把自己的根本给丢了。

我们应该知道,葡萄酒是讲究个性化、差异化和具有国际文化属性的特殊消费品。中国消费者喝惯了灌装了进口酒的“中国葡萄酒”和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又受着进口葡萄酒文化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长此以往,中国葡萄酒的“命脉”必将轻易地被别人控制,企业还如何去追求利润最大化?产业还谈何壮大发展?

个人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葡萄原料问题。

第一,原料是核心的理念认知,必须落“实”。

我们在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的同时,自身“原料是核心”的理念必须落“实”。有句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企业在经营中根本没有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企业第一车间来对待,对待果农和对待工人完全两个待遇,如何能够改变其他人的认知?

我们的理念认知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重新梳理,落在实处。政府产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完善标准规范,帮助企业打稳根基,健步前行。行业内必须真正将解决原料问题作为推进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的核心来对待,作为顶层设计的根本所在。

第二,原料基础科研,必须落“地”。

应该说,各个产区至今没有自己的特色酿酒葡萄品种资源圃。各产区基础研究做得不到位,没有特色,何谈个性,更不用说未来发展。当年一说赤霞珠、霞多丽为国际名种,一窝蜂全国各地都种;现在马瑟兰表现好,各个产区又开始一窝蜂种马瑟兰,跟风现象再次重演。我们现在亟需做好的基础风土研究和品种区域化选育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组成特性,精心筛选培植,选择适宜适种的品种,培育适合本地地域特征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酿酒葡萄品种。

第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度,必须落“细”。

建议各地葡萄酒管理部门应该好好研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工作开展起来,建立健全标准、传播和推广体系,完全可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区产品差异化战略、葡萄酒品牌集群形成、葡萄酒市场秩序建立以及葡萄酒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讲好葡萄酒的“中国故事”,树立“中国风格葡萄酒”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