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忆年酒,品年味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1-26 19:38 作者:闲云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可是这腊八已经过去,年味却未尝感受的到,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与同事闲聊时,忽忆起从前过年的情景来。那时,在家乡人观念里,没过元宵节就没过完大年。过年时,除了有放鞭炮、贴春联、耍旱船、舞龙灯等传统习俗,还有个很有年味的习俗,那便是喝年酒。

  按家乡的风俗,年三十及年初一是不能去别人家吃饭的,所以除夕夜,我们全家七口人聚在一起吃年饭。照例地,奶奶用一把年代久远的黑色粗砂酒壶,盛些白酒放在灶台上烧水的吊罐里浸着,滚烫地取出,拿到桌子上。天冷,这样的烫一烫,喝起来舒服些。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十只小酒盅,小酒盅大小不一。父亲(后来是我)便一一倒满。然后便是端着酒杯说祝福的话。特别是我们几个孩子,不断地祝福奶奶,祝福父亲母亲。

  实际上,我家年夜喝酒是象征性的。彼此之间真诚的祝福,有一种非常温暖、幸福的感觉。不过,后来那把粗砂酒壶也不用了,因为,父亲总是会另买一瓶酒,专门是家里吃年夜饭时喝的。

  喝年酒往往要从年初二开始。年初二是走亲访友的好日子。初二这天,刚结婚的新人、嫁出去的姑娘,还有其他一些有必要的人,都会带上几样礼品,去给亲友们拜年。谁家来人拜年了,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热情,主家必邀多位乡邻前来陪酒。而这时的酒非比寻常,叫年酒。

  一般情况下,散席后,来陪客的人必会邀请客人到自家再喝。盛情难却,客人只好前往,余者同去。之后,换一家再喝,如此轮流,直到在桌之人全表示过心情为止。就这么,张家到李家,李家到王家,煞是热闹。

  当然,也有亲友间相互约请的。一年忙到头,难得过年闲暇几日,于是大伙就凑在一起,轮番做东,今天在我家,明天去他家,喝几杯老酒,拉几句家常,其情切切,其乐融融。因为“参战”人员不断变化,所以“战线”往往越拉越长,然而谁家不去都不行,若不然就等于看不起人家,这样一来,有时出了正月竟还在“酣战”之中,实在有趣至极,让人回味无穷。

  由于条件有限,那时喝年酒真的是薄酒无菜。酒是几毛钱一斤的散装白酒,菜是萝卜丝、豆腐汤,外加平时舍不得吃的咸鱼、猪头肉等所谓年菜,如此而已。说真的,我们现在平时吃的饭菜也要比那时的年夜饭强上百倍,但当时大家并不觉得有多寒碜,相反还感到能办出这样的酒菜招待客人已经很体面了。也难怪,大伙都穷。

  年酒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浓烈了淳朴的感情,难怪大家乐此而不疲。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我们熟悉的事物正在悄然消亡,比如年酒。人们再也不愿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喝年酒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上了。于是,年酒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过去那种面红耳热、笑语喧哗的喝年酒场景,也只能在记忆的角落里寂寞残存了。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没年味了。所谓“年味”,我想就是在过年这样特殊环境里所特有的人情味。而喝年酒正是大家加强沟通、增进情感的良好方式,这也许正是许多人怀念过去时光的原因所在吧。

  如果说人类的文明进程必须以牺牲情感为代价,那么我情愿生活在过去那个贫困但有人情味的纯真年代里。过年时,再与亲朋好友们畅饮几天价廉却情真的散装白酒,大家无论贵贱,以诚相待,喝酒聊天,岂不快哉?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