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3日专电 本周,上证综指在创下近九个月的新高之后震荡下行,沪深两市成交量继上周持续萎缩。
上证综指以微弱涨势开始本周的行情,其后盘中达到2688.11点的近期新高。周内后三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则连续小幅下挫,周五收盘于2597.6点。深证成指与上证综指走势保持一致,周五收盘于10072.63点。
综合来看,上证综指较上周下跌1.8%,深证成指全周下挫1.95%。从行业看,本周采掘、金属、电子等板块表现略好;运输、农林、食品、医药等板块表现落后。个股方面则涨少跌多。
业界多认为,已持续半年之久的股市上涨其动力主要来源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充裕流动性,关于这种流动性能否持续也一直是市场所关注的焦点。而本周,由于央行近日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微调,市场担心,此举可能引起流动性状况的变化,从而对股票市场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层面,本周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形势仍不容乐观。财政部发布的前四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至4月,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236.4亿元,同比下降32.3%,降幅比前三个月缩小4.5个百分点。就单个月份来看,4月比3月环比增长0.5%。
除去宏观经济和流动性等近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的因素之外,新股发行有望重启的消息成为本周的一个新热点。中国证监会周五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时间截至6月5日。这意味着,待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暂停8个月之久的新股发行有望重启。
去年9月份,在市场急剧下跌的形势下,证监会暂停新股发行,希望通过控制发行节奏稳定市场运行,并表示将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再重启IPO。在这期间,关于IPO将重启的传闻曾多次引发市场动荡。而今,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市场信心都已经对A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而各方对于新股发行开闸的呼声渐高。此时推出发行制度改革,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为市场各参与主体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不过,市场情绪变幻莫测。下周,在端午节假期前的三个交易日里,股市将对新股发行消息做出怎样的反应有待观察。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