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带着国度文化的商业艺术
品牌,带着商业的思考和哲学赋予产品,成为产品对外的旗号。
品牌又是面向民族的、世界的。张艺谋的电影人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文化。含蓄、包容的内陆文化让极度扩张的海洋文化为之一动。东方文化的厚重与悠远开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文化伴随着商业比肩而来。欧美、日本、韩国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均是建立于文化与思想的认同,在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藏匿着整个国家的精神特征和文化特征。品牌,作为一种商业与文化结合的产物,让全球民众实现了部分观念的一体化。
每一个国家的领导企业品牌都蕴含着国家文化底蕴。文化让国界消失,这是国际间不同国度的品牌可以相互移植的根本所在。
文化与情感引起共鸣,进而形成购买行为是商业中的人文现象。品牌是由商业文化艺术凝聚而来,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可以变成世界工厂,而品牌文化和内涵的根源却来自于国度。
百事可乐是美国自由文化的典型代表。自1998年的广告宣传词“新一代的选择”“渴望无限”到1999年百事的“渴望无限,快乐的可乐”再到2004年的“突破渴望,敢于第一”,都在将美国文化中的街头狂热转化成国内可以接受的激情进行消费行为的引导;百事可乐启用年轻偶像明星创作激情四射的广告也在渗透着美国偶像文化的因子。
而同是餐饮行业的瑞士品牌雀巢咖啡一句“味道好极了”,就淡淡的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道出这个过渡的闲适与风趣;在电视屏幕上慢慢勾勒而出的咖啡杯都似在安静的瑞士品着浓浓的咖啡,淡淡的浪漫蔓延而来。一个是美国的自由,一个是瑞士的安静,都融进了品牌与产品。
欢迎登录中国酒业新闻网(
www.hxjb.cn)或与作者(
zhanghailiang8899@163.com)探讨您的观点。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孙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