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两盼。一盼过年,二盼喝酒。
&nbs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p;
先来说过年。尽管那时侯的年过得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却是盼之不得。其中的原因不用我说大家都应该能猜得十拿九稳,那就是逢年过节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不管一年四季怎么忙,到了过年那几天都只是吃喝玩乐。不管是有钱人家,还是普通人家都一个样,大家在年里都很高兴。
小时候家里穷,加之兄弟姐妹多,爸爸的工资还要给奶奶寄。平时,生活中油水不足,常常是清汤寡水的,好一顿差一顿。在记忆中,虽说我们家年年都会宰杀过年猪,但一两头猪的肉油毕竟经不起一年四季的吃喝。于是就有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于是队上哪家要是操办酒席了,小孩子都巴不得父母带他去。从小时候到现在,我其实都不大喜欢喝酒的。
时下不要说城市里的酒席之风越刮越猛,乡下农村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方面,说明日子越来越好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酒风盛行。酒席的花样名目繁多,满月酒、状元酒、结婚酒、乔迁酒、生日酒、寿酒、丧葬酒,让人难于应付,疲于应付。
前段时间,我有机会看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队上的几份礼单,少的0.5元,多的50元,而今则不行了,少的也得50元,多的则上千元。
岁月更替,年和酒依旧轮回着。可是如今,再也找不到小时候过年和吃酒的乐趣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