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曾经当过兵的我,想起军营里的第一个中秋节,总有那么一点淡淡的伤感涌上心头。
我们的营房,在距公路五米的土岗上面,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顶上长满了青草。四周没有围墙,只是高高的白杨。中秋的月又圆又大,照着黄昏的土山,山上没有树,只有待收的谷物,在月光下呈现一抹轮廓。营房离县城五公里远,所以静静的,只有远处城里偶尔闪烁的礼花光彩。
连队中午会餐。在相对贫穷的当地,我们的伙食还是很好的,八菜一汤,比平时多了鸡、鱼等,每人一瓶啤酒。除了连长和指导员举杯说些祝福的话,全连战士都言语不多,一顿会餐都是在战士们沉默的情绪中度过,每个人心中都积蓄了太多的情感,也许只有晚上对着月亮才能释放出来。
晚饭后,每个班里都分了月饼、果品。班长把它们摆在房门前的小桌上,特意把探家带来的张弓白酒拿出来,每人倒了一小杯,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慢慢的月亮高起来,大家的话也多了起来,每个人都说着家乡的中秋风俗。忽然邻班响起吉他和歌声:“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不一会儿,全连都唱起了这首歌。唱着唱着,战士们眼中的泪光越加明显。
月已上中天,我依然没有睡意,独自走到营房边,点上一只烟,望着远山恍惚的影子,心里有一种东西在涌动:年迈的爷爷奶奶此刻是否在赏月?肯定在牵挂从小抱大的我吧。父亲在喝酒吗?母亲今年又烙了我爱吃的饼吗?小弟调皮地和妹妹在争抢苹果吗?他们都在想我吗?泪已悄悄地滑下……
熄灯号早已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响过,无眠的我枕着月光,思绪早已飘向遥远的家乡……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