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诗情酒趣
来源:  2015-12-21 14:19 作者:
诗情酒趣
     古时的文友相聚,免不了饮酒吟诗,酒与诗词的结盟超越了把酒言欢的范畴,提升了友情和酒文化的品位,成了风尚的话题。
     李煜的《渔父》曾云:一壶酒,一竿纶,世人如侬有几人?写的是政权斗争失败下的帝王,对平民百姓自由生活的向往;王维的《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友人离别时的一种感伤;李清照的《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对国破家亡时的无限忧愁。
     古人在诗词中还不时地“植入广告”,像杜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枚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于是“杏花村”成了品牌;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让“杜康”从此名扬酒场,许多酒友喝醉,还以此话为自己打圆场,正所谓“诗文千古传唱,名酒畅销四方”,成为酒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人喝酒与诗词结缘,是对情感的一种宣泄手段,以酒助兴,诗酒相融,激发了诸多的创作灵感在其中。
  李白举杯自嘲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苏轼亦称“饮酒不过五合”,据查古代的“一合”约为100毫升,就是说他只能喝“一瓶啤酒”,但后来他身处官场却练就了大酒量,中秋之夜面对明月当空,灵感融入在酒中创作出了《水调歌头》的绝世华章。
     陶渊明曾曰“不为五斗米折腰”,据说只要有人请他喝酒,他就要去,去了就要喝,喝了就必须不醉不归。有资料记载:他辞官之前,把上级分给他的福利田(即俸禄),全部种上酿酒的粮食作物,后来在家人极力的劝说下,他才同意把一半田地种粮,另一半用作种植酿酒的粮。辞官以后,一些友人馈赠的钱,他生怕这笔钱被家人挪用,私自存了大部分在酒家中。他在后来的诗中更是“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篇篇“酒”字当头……   
                                  【周柳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