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的一家家奇石店铺面前,不断迎来慕名观光的游客,他们赏玩着店家从河里打捞出来的各类奇石,和店家讨价还价,成交后付钱出门,然后,转入另一家铺面,继续讨价还价。
同行的一位作家闲谈起大多数人采购石头的心理:一种是因为附庸风雅,另一种大抵是应着一句“石来运转”的话语,为自己在事业、前途上谋个好口彩,这种心理更多地沾染了世俗的色彩。
至于奇石的构成、品质以及价值,这些都是我所不了解的。我以为石头的秉性是物化和投射于石头之中的人格魅力。
在琳琅满目的奇石面前,店主兴致勃勃地向顾客介绍着它们的质地和品相。其实,真正叫人一见倾心的石头并不多。从科学的角度看,衡量美石价值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买主和卖家关心的只是石头的商品价值和市场效益。
黄昏时分,我和几位前来采风的作家到码头低缓的浅滩上散步。我们倚靠在红水河边的巨石上畅谈,观望着河水的流向与岸边静静生长的石头。夜色微凉,风沾着水珠,夹杂着水草的腥气扑洒在我们脸上,有种沁人肺腑的凛冽。
返回的时候,我从浅滩上捡回了一块被月光擦亮的卵石。它光洁、平整,吸引了我的目光。在微弱的光线中,石头的表层隐约透射出淡淡的夜绿色的光芒。
回到住地细细打量,它圆润的周身似乎有一个不大显眼的缺口,再细看更像是一个断口,仿佛这块卵石是被某种力量硬生生地从巨大的石头上掰下的一个犄角,坠落河中,被无数的流水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和沙石打磨、濯洗,最后幻化成现在的模样。我甚至幻想,它是从远方的高山上赶来,行过万里路,只为今夜与我共赴这浅滩上的期约。我为它而来,它为有缘人而来。
那些流淌在石头身旁的时光,多像一滴滴露水,在岁月漫长的旅程中,将那些粗糙无比、棱角分明的石头,逐一打磨成一块块圆润无比、光洁剔透、精美奇绝的卵石。最后,却被上帝之手抛出,滚落人间,被潮汐搁浅在这片河滩浅淡的月色下。
我坚定地以为,拾回的这块石头与我的相遇是一种造化的缘分。无论它在别人眼里是如何粗糙、古拙,抑或精美绝伦,我相信它的归宿和我始终存在着某种既定的因缘。
缄默的石头始终不语,但我相信它们正唱着自己的歌。会读石的人,一定是个有缘人,他能够读懂石头隐秘的语言和歌唱。在寂寥的夜的深渊,我看到河流低缓的浅滩上,一块块被河水洗净的卵石,在月色下唱着动人的歌谣。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