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泰山学院民俗专家李建:酒桌文化应适应社会发展
来源:  2015-12-21 14:15 作者:

  17日采访中,很多司机向记者抱怨,有时喝酒也是被逼无奈,酒桌文化往往会酿成大祸。对此,专家解释,中国传统的酒桌文化应适当转型,寻找多元的表达方式。

  17日,记者沿康复路,对在餐馆内就餐的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受访的多位市民表示,很多时候大家并不愿喝酒,但聚在一块儿就有喝酒的习俗。司机郑先生做外贸生意,他说,平时在家基本不喝酒,但由于工作原因,为了维系客户、与客户打交道,在正式的场合又不能不喝酒,有时作为东道主请客户吃饭,为表达热情不得不带头让大家喝酒。实际上,很多时候请酒的和被请的都不愿喝酒,但在正式场合,还是要根据传统,勉为其难地喝。

  泰山学院民俗专家李建说,据史料记载,泰安的酒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孔子也把饮泰山龙潭水酿造的美酒当成人生一大乐事。而泰山酒文化在中国酒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可见,吃饭喝酒的传统早已有之,在泰安更有“无酒不成宴”的说法。迫于这种早已形成的价值观,很多不善饮酒或不能饮酒的人为表示真诚,只好硬着头皮喝酒。但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也蕴含着很多需要破除的糟粕。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很多人还把能否喝酒作为衡量人品的标准,实际上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在的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脉络,价值观、道德标准等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在酒场上,能够打破固有的习俗,抗拒外界的压力,坚持不饮酒,实际上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与宽容,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酒文化这一传统习俗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