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见到曾微是在某意大利酒庄的品酒会上,这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恰好坐在我旁边,他名片上一连串的名头引起了我的好奇——法国葡萄酒管理硕士、国家培训师、广东省酒类协会专业葡萄酒顾问、广东省酒类协会常务理事以及酒类营销专家……单是罗列他的这些名号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听他聊酒更是信手拈来,洋洋洒洒,挥洒自如。
随和的曾老师
曾微给人的印象很随和,通常都是衬衫加牛仔裤出场,很像邻家大男孩,嘻嘻哈哈的阳光型,不会拒人千里,也不会高高在上,虽然他身高的确很高。他也不像是顶着这么多专家名头光环的业内著名人士,更不像是曾经在法国那个浪漫艺术的国度浸淫过数年的“镀金”人士,完全本土化。
后来一个周末,我跟着他到顺德一间意大利餐厅去试酒,餐厅老板是他的朋友,对他的专业知识赞赏有加。不过曾微自己从来不拿着自己的各类头衔说事,他说自己比较尊崇“要做事,先做人”的原则,人家不会觉得他头顶上充满了葡萄酒世界的光环,就是大家侃侃而谈,交流关于葡萄酒的认识。那次餐厅的老板还从香港请了一位著名的雪茄客,雪茄+红酒,主角是雪茄客和红酒专家曾微,现场分别给大家上课。当然,说是上课,其实挺难为人的,因为当时在座的不管是对雪茄的了解还是对葡萄酒的了解,水平参差不齐,完全不在一条起跑线上。这很考两位专家的功底,印象最深的是曾微作为专家对在座的人说的这么一句话:“挑选葡萄酒,知道几大名庄不算什么,那不是本事,第一你买名庄的酒那肯定不会错,第二那不过是金钱堆积的结果,不需要你有什么能耐。所谓专家,应该是能在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庄里挑到性价比高的酒,并且介绍给朋友一起分享,那才是本事。”
这也是在葡萄酒业内,曾微以35岁的年纪却一贯被人尊称为“曾老师”的原因吧。
酒是餐中的精神
曾微在大学读的是园艺,还学过插花和压花,所以他现在办公室里常年插着各种花卉。他最经常插的是白百合,因为觉得办公室的调子比较沉。他也用桔梗花作为装饰,同时也是一项实验,花瓶里的花朵干枯了,可是风韵犹存,到他办公室的人每每对着这些半干的花朵提出疑问,他笑眯眯地跟人解释,就是想看它从鲜花变成干花的过程。从这些小细节看得出来,曾微对于情调、对于精神世界的一种执着。
“酒是一餐中的精神部分,肉仅是物质而已。”小仲马的这句话也是曾微非常推崇的,“葡萄酒可以让你的生活丰富起来,变得多姿多彩。”初到法国时,曾微读的其实不是葡萄酒而是干邑,但是他越来越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葡萄酒世界的丰富多彩,于是在法国普瓦捷大学的葡萄酒管理专业,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对于葡萄酒,他热衷而充满激情,他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跟葡萄酒联系在一起的,各大酒庄、酒业代理纷至沓来,请他品酒、试酒,提供专业意见。广州如雨后春笋般开起来的各类红酒窖也经常请他过去给会员讲讲课,但是他说,人们还在逐步学习如何去享受葡萄酒所带来的生活方式,这需要一个过程。挑选性价比高的酒,除了基本的常识认识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