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木塞味
来源:  2015-12-21 15:27 作者:
  所谓木塞味,普遍认可的主要来源是软木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三氯苯甲醚(TCA)污染,闻起来会有尘土、野蘑菇、旧报纸以及发霉的毛巾的气味。据英国葡萄酒与烈酒协会(WSA)2002年的研究结论,在对来自17个国家的13780瓶葡萄酒的检测中,存在木塞味的葡萄酒有0.7%—1.2%;而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品尝小组在2005年对2800瓶纳帕谷葡萄酒进行的一次品评活动中,发现有木塞味的占7%。
     
  总之木塞味是一种随时可能遭遇的尴尬,以至于在西餐厅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当侍酒师打开葡萄酒之后,应给点酒人斟上一小杯请其品鉴,并呈上软木塞请其检查。许多客人也很认真,拿起那只软木塞放在鼻孔底下,然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或者眉头一皱,提出质疑。如果确认真有木塞味,按规矩可要求另开一瓶或者退换。
     
  不过,品酒经验丰富的奥地利葡萄酒专栏作家克劳斯·埃格尔却在《葡萄酒假绅士》一书中提醒那些喜欢闻软木塞的假绅士:“这是一种大胆的冒险行为,有些真正的好酒的软木塞却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另外,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专栏作家马特·克雷默也告诉大家:“摆在你眼前的软木塞不是给你闻的,而是给你看的。你不可能从一个软木塞的气味得知一瓶葡萄酒的好坏,正如你不能从鞋垫的味道得知一双鞋子的好坏。”
     
  那么,看什么呢?首先看印在软木塞上的年份、酒庄名称、庄徽、城堡图案等信息是否对板(而且在不同年份也常有变化),比如去年2月初的一天,曾有三位顾客在伦敦Zafferano餐厅以1.8万英镑的天价点了一瓶1961年的帕图斯红酒,但当侍酒师递上软木塞后,却发现没有酒庄名称和年份,于是质疑是赝品。餐厅经理经品尝确认后,诚恳地答应退换,最后给那三位顾客换了一瓶价值2万英镑的1945年的1500毫升装木桐红酒。
     
  如果软木塞上的酒庄信息正确,接下来还可以检查软木塞的状况。如果太干,则意味着此酒的储藏环境不当,我们不妨顺着这个线索进行品尝,看酒是否存在被氧化的倾向。实际上,如果在软木塞上真能闻到木塞味,酒里也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有,我们直接闻酒、品酒即可。在餐厅貌似专业地闻软木塞,可能就像在星巴克咖啡馆使用笔记本电脑、在地铁上看英文报纸一样,涉嫌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