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武安古镇小酒馆印象
来源:  2015-12-21 14:15 作者:
  小酒馆演绎着历史的兴衰,折射出世态炎凉,刻录着我儿时抹之不去的记忆。

  我的老家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因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大将白起率兵攻楚不克,遂修百里长渠引蛮河水淹郢军而大获全胜。白起因伐楚有功,被秦王封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闻名于世。

  解放前,小镇文化生活十分贫乏,镇上贫民百姓无处打发时光或排遣心中的忧愁,就花上几个小钱到小酒馆里坐上一时半晌的,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清净之地。
  
  这些小酒馆门面都不大,一般都没有酒幡、酒幌、招牌之类的标识,一二张小桌子,几条小板凳就是全部的摆设。酒水也大都是本地槽坊或农家酿造的价廉的包谷(玉米)酒、高粱酒、红薯酒。下酒菜亦是一小碟兰花豆,或花生米、炒蚕豆之类的干炸食物。由于饮者大都是附近的做小本生意的小商贩、卖苦力的劳动者、穷家小户的老年人,且都只喝二三两的小酒,因此极少有人醉卧街头。

  镇上有多少家小酒馆我不知道。但我却喜欢光顾位于西关的、与我家沾亲带故的伍家小酒馆。儿时的我虽不嗜好杯中之物,但却喜欢猎奇——听大老爷们谈论那些百听不厌的盘古开天地、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的神鬼怪故事,还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有东街一家老小离乡背井去乞讨,西巷兄弟躲避壮丁流落异乡的“社会新闻”……让我开眼界长见识。
  
  那些张贴在店堂里墙壁上显眼处的“莫谈国事”的警示语,时时提醒他们谈论国事、政事会招来牢狱之灾或杀身之祸,因此他们缄口紧闭,真言莫吐。

  “文革”时期,那些供行脚赶路的过客中途就着干粮打个“尖”,走乡串村的“货郎”消个渴解个乏,或街坊邻居邀三两个知己酒友早晚相聚喝杯小酒,海阔天空地聊天说地的小酒馆被当作“封、资、修”的产物被取缔。古镇顿时变得冷落与萧条,人间一下子少了欢悦与生机……

  改革开放以后,千年古镇焕发了青春,镇上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小酒馆、小酒吧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市井上。飘香溢醇的小酒馆不再是消愁的“蜗居”,解忧的“乐土”,而是市民在劳作之暇、茶饭之后的休闲消遣的天地,亦是他们谈政治议时事的“论坛”场所。话题上至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下到自家衣食住行旧貌变新颜……。
  
  为了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本地酿的小麦酒、稻谷酒、糯米酒成为“当家酒”,并行销外地;外地产的瓶装酒,高档酒、名牌酒不再视为奢侈而被注进酒杯,甚至外国的洋酒也被摆上了柜台……酒友们饮上了日子的甘甜,品上了生活的香醇。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