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凌河上游,辽宁西部地区的凌源、建平、喀左一带,近年发现的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由4000年延伸到了5000年。1982年,在位于辽宁西部医巫闾山西麓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海村,发现了查海古人类遗址,发掘出的遗迹、文物有房址、龙纹陶片、陶器、石器、玉器、猪骨、鹿骨及农作的碳化物等,经测定,这个遗址,距今7600±95年,加树轮较正,已超过8000年,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查海遗址位于红山文化分布区内,时间比红山文化早一个阶段,玉器、房址、陶器、龙纹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进步性,这已是中华文明的起步阶段,查海七、八千年的玉器就是证明。
古人类的祭祀活动最初是以水敬上天,当人类发现了酒以后,便以酒敬上天。考古专家认为,查海遗址的连体房址,表明当时已出现了原始的祭祀活动;查海遗址的以敞口罐、简形罐为主要形式的陶器群,纹饰复杂多变,以压印之字纹饰,栉目纹为主,细密整齐,布局分段而有规律,并出现了压印的勾连四字型纹饰。酿酒专家王贵玉在2008年考查了查海遗址后说,发掘的陶器可以认为是酒具,谷物应为酿酒原料,这表明8000年前,古人类已开始酿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酒器是历代人们饮酒、盛酒的用具,陶、青铜、金银、犀象、玉、瓷等材质制作的酒器,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古代酒器按功能分有饮酒器、温酒器、斟灌器、盛储器、娱酒器等,有的酒器具有搭配和组合功能。
查海遗址发现的酒具又一次验证了我国8000年的黄酒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