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明代窖池群与“公兴糟坊”旧址
来源:  2015-12-21 14:13 作者:

  自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所产美酒“九酝春酒”和酿酒方法《九酝春酒法》晋献给汉献帝后,又经过1000多年的历史,到元明年间,战火四起,为躲避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战祸,一户姓怀的人家从金陵(今南京)悄悄地迁居至现在的安徽省古井镇。怀姓人家祖上为三国时期吴国尚书怀叙(生于曹操之后)后人,迁居在此地以酿酒、经商、种植为生。


 
  怀姓人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当地大户。而且怀姓人酿酒的方法在当时是一绝,称为“老五甑”工艺,取旧醅四甑加新料一甑,分层酿制,蒸馏得酒,度高味美,邑人称为“怀家一枝花”,简称“怀花酒”。在其带领下,此地酒坊林立,附近百姓以地名命酒名,统称减店集出产的美酒为“减酒”,“减酒”美名开始在这一带流传。明万历间,商丘人沈鲤沈阁老回家探亲,回京带给皇帝特产,优选四样礼品——涡河鳜鱼、黄河鲤鱼、胡芹、减酒,并在奏折中引用当地民谣两句,“涡水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佳宾。”

  古井镇在明朝时叫减店集,作坊林立,最出名的就是怀姓人家酿造的美酒“怀家一枝花”,它的作坊名字叫“公兴糟坊”。现在的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内有一块界砖,就是在这个窖池群重修的时候从地下发掘出的,上书“明正德十年 东北角界”,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个窖池群近500年的历史(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窖池群,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老窖出好酒”。可以说该窖池群的窖泥,是酿造古井贡酒的“神泥”。古井贡酒四夺全国白酒评比金奖,此窖池群功不可没,被古井人尊称为“功勋池”。

  这些窖池成斗形,口宽底窄,口边长2.5米左右,深1.6米,边壁同底皆为泥土。窖泥是浓香型白酒——古井贡酒的功能菌生长繁殖的载体,经过数百年的自然老熟,泥体呈黑色,窖香四溢。通过此窖池群发酵得到的原酒,口感、理化指标明显优于其它窖池所产的酒。

  到了1958年,这个窖池群连同“公兴糟坊”被国家收为人民公社的酒厂。这年,省里来了两个专家,是来调研用其它农产品代替高粱和小麦酿酒可能性的,到了这个酒厂,尝到了“怀花”酒,大为惊叹,带走了两瓶样品酒,直接就送到了安徽省省长黄岩处。黄岩品尝后,又征询了专家意见,认为此酒非一般酒可比,派人进行查证,后亲自命名此酒为“古井贡酒”。因当时亳州已有县酒厂,于是把直属省轻工厅的酒厂,命名为“古井酒厂”。“公兴糟坊”就是古井酒厂最早的发祥地。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